邕江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连续多年实现“二类水入境、二类水出境”。
穿城而过的竹排江由那考河、沙江河、凤岭冲沟和翠竹支流组成,完成整治后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竹排江黑臭水体全流域全要素系统治理成效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南宁经验”。
南宁市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成功入围2019年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获得4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荣获“2019美丽山水城市”称号,南宁市是全国唯一连续三年蝉联此称号的城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城市样板。
2019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75%;全市建成区(不含武鸣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35.29%、41.33%、11.96平方米人。
……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赞美,一项项荣誉,是南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绿城在美丽山水的相拥中焕发勃勃生机。
三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总书记视察广西、南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治水、建城、为民,持续推进绿城品质升级,使南宁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首府生态优势进一步巩固,生态宜居品牌持续擦亮,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回眸时光,绿城南宁旧貌换新颜: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在首府落地生根,“治水、建城、为民”深入人心,“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绩斐然,首府南宁呈上了一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答卷。
一条小河
看见一座城市的美丽
万米桂花溪谷,千棵朱槿水岸”。昨日,市民罗梅站在习近平总书记三年前和她握手的地方眺望那考河,感慨万千:“这几年那考河越变越美,白天可以看到白鹭野鸭,晚上还能听到缓缓的水流声,城市能有这样的环境真的太难得了!”
曾经,那考河是一条被污染的内河,河道狭窄、荒草丛生、废水排入、气味难闻……南宁市坚持“治水、建城、为民”城市工作主线,投入11.9亿元实施那考河综合整治项目,其成为国内首个投入运营的城市水环境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
经过改造的那考河绘就了生机盎然的城市生态画卷:河道沿岸花海色彩斑斓,河水清澈见底,白鹭、水鸭等野生鸟类在岸边的草丛里安家。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