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厚植首府生态底色 守护绿城碧水蓝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三周年系列报道之二

2020年06月16日

(上接一版)

在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三年来,南宁北排水环境发展科技有限公司继续做好那考河的运营管理工作,坚持常态化整治,抓好精细化管理,让那考河绿水长清。

南宁北排水环境发展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柏春荫表示,为促进那考河项目提质增效,公司扩大了流域治理范围,在原有项目基础上,新增那考河上游景观提升工程、上游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截污补水工程和上游段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工程4个子项工程,完善惠民配套设施;同时,提升巩固流域治理质量,探索“厂网河一体”运营管理模式。

如今,那考河湿地公园已成为南宁的一张新名片,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9年那考河河道水体主要指标水质质量较2018年平均提升近20%。在那考河流域治理的带动下,邕江、沙江河、心圩江、水塘江及黑臭水体治理等一批运用新理念新模式治理的项目全面启动,并取得成效。

一城碧水

彰显一座城市的气质

碧水蓝天、绿树红瓦、水岸如黛、江山如画……邕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最美的姿态流淌着天人合一的赞歌。

近年来,南宁市将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作为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的重要抓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

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经过持续建设,如今,邕江已建设成为集防洪、饮用水水源保护、通航能力提高、水质改善提升、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休闲景观建设于一体的“百里秀美邕江”,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南宁的生动实践。

在大力开展邕江综合整治的同时,南宁市统筹推进内河整治、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等治水工作。

2019年10月,总长约8.6公里的沙江河整治完成,变成了“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滨河景观,走在沙江河畔,两岸的景观极具野趣,让人感受变化最大的在于水质,原本乌黑腥臭的水体变成了汩汩清流。

黑臭水体治理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首府生态环境保护和长远发展,加快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更是落实中央环保督查整改工作的重要举措。三年来,南宁市坚持“治水、建城、为民”城市工作主线,借鉴那考河治理的成功经验,在全市18条内河中按照全流域、全要素系统治理的思路,强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制久清”措施,确保黑臭水体整治专项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终端见效。

黑臭水体治理关键在治本。南宁市抓住提升城市污水收集能力和处理能力这一根本,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扎实推进污水处理厂、排污管网、河道沿岸排污口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去年,南宁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完成6个新建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6万吨日,38个黑臭河段中有35个初见成效,入围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完成了海绵化改造后的南湖公园,水质得到改善,周边景观得到提升,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近年来,南宁市围绕“海绵城市”总体建设目标,于2018年底,在54.6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内,累计实施322个项目,水域面积占试点区面积的8.96%,比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前增加了3.69%,试点区内黑臭水体(5段)、内涝点(18个)全部消除,现在城市里山更青、水更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幸福。

一片蓝天

见证一座城市的担当

近年来,“气质南宁”变身新晋“网红”:手机屏幕上,满屏“南宁蓝”的城市街景图,成为越来越多市民争相转发的“爆款”照片。

为何“南宁蓝”可以独享这份宠爱,一组数据道出缘由:2019年,南宁的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7位,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南宁人的梦想。

想要打赢蓝天保卫战,狠抓城市扬尘治理是关键。过去,我市城市扬尘治理存在“软肋”:工地扬尘、泥头车带泥上路、治理信息监管手段落后、部门协作联动不足。

近年来,我市先后开展了扬尘污染治理“巩固提升年”、城市治理“制度建设年”、“城市精细化管理年”活动,持续巩固深化扬尘污染治理成效。

——秸秆禁烧监管不易,如何破?通过人工排查、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等方式,形成“空—天—地”“人防+机控”的一体化监控体系,重点加强“禁烧区”的智能化监控。

——机动车“黑尾巴”难“剪”,怎么办?我市立法护蓝天,颁布施行《南宁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通过遥感监测对机动车冒黑烟抓拍取证,并依法处罚。

——“小散乱污”企业污染大,从哪抓?去年,我市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各县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开展淘汰,同时在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废气在线监控联网设施,把一批曾经“臭”名远扬的企业逼出了绿色生产新机制。

城市“颜值”不断刷新,“南宁蓝”保持常态,空气质量核心指标PM2.5浓度,2017年是35微克立方米,2018年下降到34微克立方米,2019年继续下降到33微克立方米,创下2013年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的最好水平。首府南宁以实际行动和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满足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清新空气的需求。

咬定“绿色目标”不放松,绿城南宁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一茬接着一茬干。如今,南宁的土壤污染防治持久战稳步推进;声环境、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环保监管执法实现新突破……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市民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红利”。

(来源:南宁日报)

上篇:自治区召开“壮美广西·智慧广电”工程建设推进电视电话会议
下篇:我县探索引进社会资本投资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0-04/30/000135.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