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偷走”维生素A。
维生素A是构成视网膜感光物质的重要营养素,有保护眼睛和其它上皮组织的功能。若经常性地使用电脑、手机、电视、平板等电子产品会加快维生素A的流失,导致视力下降、眼干、眼涩等多种不舒服症状,甚至会造成免疫力下降的情况。
经常戴隐形眼镜者、长期在日光灯下或电脑前工作的人们,更应该注意摄入足量维生素A。
三种不良习惯,钙质流失。
加工食物吃太多,钙磷失衡。很多加工肉类(香肠、肉松等)、油炸食品(薯条、炸鸡等)、速食快餐、饼干等,都富含磷,还属于无机磷,基本百分之百被人体吸收,这就使得不少人体内磷的摄入量可能会超过钙的10倍以上!钙磷比例失衡,就会导致钙质加速流失。
不晒太阳,缺少维生素D。太阳光能促进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从而促进人体钙的吸收。而长时间不接触阳光,人体内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就会大大下降。
盲目减肥。在减肥期间,如果体重降得太快,人体的脂肪大量地分解,容易产生一种叫酮酸的酸,虽然很大部分会被氧化,但还是有小部分的酮酸堆积在血液中,从而造成钙的损失。
吃盐过多,会“赶走”钾
说到钾,它有着“生命第一元素”之称。其能维持碳水和蛋白质的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心脏节律;维持正常的肌肉收缩…… 我国营养学会认为健康人钾的适宜摄入量为每天2000毫克;要预防慢性病,钾的建议摄入量是3600毫克/天。
豆类、菠菜、苋菜、蚕豆、山药、香蕉、西瓜等含钾量高,平时可以多吃。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后,感到四肢酸软了,更要及时补充一些含钾的食物。
光、热、酸会“破坏”叶酸
叶酸广泛存在于几乎所有食物中,但我国却有20%-60%的人群缺乏叶酸。这主要是由于叶酸遇光、遇热就不稳定,容易失去活性;加上中餐的烹调方式多为高温炒、煮、炖,使食物中大部分叶酸被破坏;而且人体肠道对叶酸的吸收仅25%~50%。另外,叶酸在酸性环境中易被破坏,在碱性和中性环境中比较稳定,过量的维生素C还会促进叶酸的排泄。
对策:一方面蔬菜储藏要避光避热,减少烹饪时长;另一方面,可以尽量选择叶酸含量高的食物,像鸡蛋、菠菜、油菜、西红柿等。
(BTV我是大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