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水平过高固然不好,但你可知过低的胆固醇水平同样存在很大的健康风险!
一、胆固醇过低危害大很多实验都 证明过胆固醇水平过低的危害
1增加脑出血风险;
2增加癌症风险;
3增加抑郁自杀倾向;
4增加老年痴呆风险。
二、适当的胆固醇是人体
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1组成细胞膜,保持血管弹性。胆固醇在体内参与细胞膜的组成,并对维持和营养细胞膜、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过低,就会影响到细胞膜的稳定性,使细胞膜弹性降低、脆性增加,最终影响到血管的弹性。
2合成激素,筑成免疫系统。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类固醇激素的重要原料,其中孕醇酮、皮质激素、孕酮、雄激素及雌激素等的前体都是胆固醇。这些激素对调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以及水和电解质的代谢,人体应激性反应、免疫功能均有重要影响。而若这些功能受影响,人体无法很好地抵抗癌细胞,癌症风险也就升高了。
3合成胆汁,帮助消化。胆固醇水平过低,会影响肝脏甚至肠胃健康。
4合成维生素D,维持身体运转。晒太阳,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最便宜、天然的方法,但由阳光合成维生素D过程中需要胆固醇的参与。也就说没有胆固醇,身体无法合成维生素D。
三、胆固醇水平过低、过高都不利健康维持平衡是关键
一般说来,普通人控制在2.6mmol/L比较合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控制在1.8mmol/L比较好,最低不要低于0.9mmol/L。
1控制食量,科学配餐。人体内的胆固醇1/3来自食物(外源性胆固醇),2/3在体内自行合成(内源性胆固醇)。而人体有自我调节功能,外源性的胆固醇减少时,自身合成会增加,因此像很多人为了避免血脂高,长期只吃素是不合理的。
一顿正餐里,主食可以粗粮杂粮占1/3,份量比自己拳头稍大;瘦肉或鱼类半个手掌的分量;新鲜的蔬菜一大碗;新鲜的水果一个拳头大小的量。饿的时候加餐可以选择一小把原味坚果、一杯酸奶等。
2降低胆固醇吸收
①摄入可溶性膳食纤维、植物甾醇:其能有效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因此像燕麦、糙米、豆类、小麦胚芽、麦麸、杏仁、花生等可以适当多吃。
②摄入卵磷脂:其一方面能减少肠道吸收胆固醇,另一方面能促进胆固醇的利用。鸡蛋黄、动物肝脏虽有卵磷脂但脂肪含量高,要适当吃;对于本身就有高胆固醇的患者而言,更建议选择吃大豆。
③有氧运动+抗阻训练:每周至少保持3次30分钟有效运动,能提高身体新陈代谢水平,也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率。
3护好肝脏。肝脏既是胆固醇的合成场所,也是代谢场所,因此想要维持正常的胆固醇代谢,肝功能正常很重要。平时应减少熬夜、喝酒、盲目用药等伤肝行为,可适当多吃优质蛋白(蛋、奶类、鱼类等)、维生素C(新鲜水果,特别是柑桔类水果)、维生素E(坚果、大豆油、谷物等)、Ω-3脂肪酸(深海鱼类)等,都有助于保护肝脏。
4适当补充益生菌。无论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胆固醇都需经过小肠吸收,所以肠道健康对于胆固醇的平衡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体肠道益生菌的比例越高,肠道越有活力。平时可适当多吃酸奶、奶酪、豆豉等发酵食品,以补充益生菌;有需要的也可补充益生菌制剂。
(BTV我是大医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