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永州镇大旺村 以产业扶贫为抓手 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08月06日

(图为合作社发展的黑山羊养殖)

近年来,永州镇大旺村不断探索产业扶贫模式,把实施产业扶贫作为提高脱贫质量、实现稳定增收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发展香椿树、黑山羊等特色种养产业,努力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让脱贫成果有质量,经济发展可持续。

2019年,大旺村的目标是实现整村脱贫摘帽。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产业促脱贫成果,在年初村里就积极进行产业发展的探索。经过多方打探,村里了解到椿树芽作为料理食材,在市场上销路一直比较稳定,特别是在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市场需求量很大,而且香椿树有较强的气候和环境适应能力,很适合在本地种植,一旦种植能连续5年收芽,产量也会逐年提高。香椿树生长速度快,种植半年就可以开始收芽,在深秋、冬季这样的冷季节里椿树芽的销量较好。

2019年4月,大旺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流转20亩土地,开始试种香椿树,当年10月份,收获的椿树芽卖了个好价钱,平均每亩收入近5千块钱。试种成功后,村里也随即加大土地流传面积,扩大种植规模。

今年6月份,大旺村的椿树种植面积发展到100多亩。流转的100多亩土地涉及2个屯,100多户农户。

记者采访时,当地群众韦美才等几人正一起在香椿树地里除草。韦美才今年65岁,干起农活依旧得心应手,自从村里发展香椿树种植,韦美才就来这里做着种树、除草、摘芽等工作。

韦美才说,自己在合作社务工两年了,一天挣80块,家里又多了一份收入。做完这里的工还能回家种田、种地,而且还能照顾家里腿部残疾的爱人。

提高产业覆盖,助农增收,使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是发展产业的落脚点。大旺村发展香椿树种植以来,陆续有近40名群众前来务工,其中有贫困户劳动力12人。投入到发展香椿树种植产业的20万元村集体经济资金,目前也有了1万6千多元的分红回报。

除了香椿树种植之外,几年来,大旺村还通过“公司+合作社”模式先后成立5个合作社,发展黑山羊、生猪养殖等产业,让农民实现持续增收的同时,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不断壮大。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大旺村在2019年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大旺村第一书记黄东升表示,村里靠五个合作社,今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可以达到十六万,目前全村每个人的年收入可达八千。下一步村里计划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吸引外出务工青年返回家乡投入合作社的建设发展,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实现稳增长,稳增收。

(韦舜 黄慧玲 陆淑华)

上篇:没有了
下篇:马山县总工会举办在岗农民工职业技能(小儿推拿)培训班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Img/2020/8/202008102723abf8ec834bb883d4182d24c9b4f7.jp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0-08/06/000384.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