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了解到,今年我县早稻收割、晚稻插秧较往年提前10-15天,截止7月24日,晚稻插秧进度已完成47.8%,预计至8月初可全面完成晚稻插秧任务,晚稻前期田间病虫草害防控工作也即将开始。
根据早稻后期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及近年来晚稻病虫害发生规律,预测晚稻前期发生的病虫草害主要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稻叶水蝇、水稻螟虫、杂草等。
一、大田除草:预测中等程度发生,晚稻移栽后5-7天开始防控,方法:
1、抛秧田、小苗移栽田:每亩用25%苄•丁粉剂70克,与细沙或肥料10公斤拌匀,然后均匀撒施大田,并保留3厘米水层5-7天。
2、大苗移栽田:每亩用25%稻草隆20克,与细沙或肥料10公斤拌匀,然后均匀撒施大田,并保留3厘米水层5-7天,后再按常规方法管理。
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该病由白背飞虱携毒传播,今年早稻稻飞虱普遍发生,白背飞虱占种群75.4%,调查发现一些早稻田黑条矮缩病零星发生,田间有带毒虫源;8月高温多雨,有利稻飞虱迁入为害,感病机率增大。预测今年晚稻黑条矮缩病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
防治适期:晚稻分蘖期,建议防治两次,秧苗移栽大田7-10天防治一次,隔10天再防治一次。
防治方法:25%吡蚜酮20克或25%的扑虱灵30克+20%病毒A 15克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
三、稻瘟病:预测叶瘟轻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防治适期8月中旬。防治对象田:秧苗已感染叶瘟的田块、叶瘟常年发生区、种植感病品种田块(如糯稻、野香优等)。
防治方法:亩用20%三环唑100克或40%稻瘟灵100克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
四、稻叶水蝇:预测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防治适期8月上旬。防治方法:亩用29%杀虫双200克或40%乐果100克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
五、水稻螟虫:第二代水稻螟虫田间残虫量加权平均每亩11.3头,虫源少。预测第三代水稻螟虫轻至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4万亩,蚁螟盛发期7月25日至8月2日,防治适期7月25-30日。防治方法:①还未插秧的于插秧前1天给秧苗喷一次“送嫁”药,药剂同大田;②已插秧的田块于7月底前每亩选用20%三唑磷100毫升或29%杀虫双20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
(苏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