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三精准”“三保障”,采取脱贫滚动挂牌作战、脱贫攻坚问题大排查、百日攻坚、帮扶工作“十个一”、“冲刺月”等一系列措施,四年多来,全县整合投入脱贫攻坚扶贫资金28 亿多元,全力强基础、补短板,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紧迫问题。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986个,全县156个行政村、自然屯公共服务设施场全部达标;建设人饮项目801个,解决了农村17.26万多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投入近 18.28亿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5217 户 21800 人,搬迁劳动力参与扶贫车间、公益扶贫岗位或到周边企业打工,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达到“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预期目标,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白山镇民新村龙里屯贫困户蓝忠法搬迁后就近在县城打工,妻子入厂做工,家庭月收入稳定在5000元以上,2019年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山区产业提质增效。投入产业奖补资金18381.44万元,支持贫困户75226(户·次)发展扶贫产业,有效发展壮大了桑蚕、里当鸡、黑山羊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县“5+2”特色产业(优质稻、桑蚕、地方特色品种(鸡)、猪、羊、牛、金银花),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90%以上,达到96.23%;全县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51个,75个贫困村均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全县培育有创业致富带头人384人,县内每个贫困村均培育有不少于3名的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聘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生态护林员2392个,实施退耕还林1908.5亩,受益农户714户;发放公益林补助资金2054.43万元,受益农户4.27万户,涉及面积146.18万亩。“体育+文旅+扶贫+县域发展”的马山模式持续带热乡村旅游。2016-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约1695.62万人次,年均增长34.86%,旅游总消费117.85亿元,年均增长35.53%。马山县在全区大石山区产业扶贫现场会上做了典型发言。贫困劳力就业加速,实施短期技能培训5243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631人,开发临时性扶贫岗位3029个;全县创建认定扶贫车间51家,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908人;举办80多场次主题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6700余人。加方乡龙岗村“三扶”综合中心“一站式”扶贫工作模式入选广西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大会亮点案例。教育扶贫全面落实,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前四年于2017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8%,全县符合条件的学生“一个都不少”享受资助;建立完善“双线四包”和“三级联动”机制,全县没有适龄儿童少年因贫辍学。四年内有蒙胜、覃思遥等10名贫困生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高考质量位居全区贫困县前列。健康扶贫加快推进,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医疗保险,建档立卡患病人口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92%,门诊慢性病实际报销比例达89%。2019年马山县以广西第一名的成绩获评“自治区健康促进县”。综合保障能力全面增强,对无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无固定收入、无抚养及赡养责任人的“三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该兜的兜、该保的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确保这些贫困人口收入达标,生活稳定。
等待处理…
合力攻坚 补齐短板
2020年0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