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新时代流动夜校”照亮脱贫路

2020年09月24日

古寨瑶族乡经过不断用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全乡在大力开展创建乡、村(社区)两级“新时代讲习所”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的基础上,推出“新时代流动夜校”宣讲品牌。通过组织驻村工作队、行业部门工作人员等作为宣讲队伍,利用村民们晚上空闲时间,深入村屯开展政策宣传和扶贫知识有奖问答活动,通过选准宣讲队伍、调准时间节点、议准课堂形式、核准宣讲内容、拟准宣讲方式、听准百姓心声、找准目标定位的“七个准”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教育引领作用,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将相关政策、知识精准传到群众耳中、印到群众脑中、留在群众心中。将党的扶贫惠民政策传到千家万户,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加深与群众的鱼水之情。截至目前,在乡党委和下辖9个村级党组织中,创建“新时代讲习所”10所,“新时代流动夜校”46个,覆盖率100%,累计组织开展培训250多场次,培训党员群众一万余人次。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实际工作的有力举措,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古寨脱贫攻坚全过程,广大群众“我要脱贫”的热情空前高涨。

2018年5月,“流动夜校”在古棠村迅速铺开,古棠村第一书记黄铁生带着村干和驻村工作队员,利用晚上时间,进屯入户,用普通话、当地方言讲解“以奖代补”、易地扶贫搬迁、雨露计划等党的扶贫政策。两年多来,这个村民家门口的“宣讲团”举办了23期流动夜校,将党的好政策送进古棠村的家家户户,拉近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干群感情。在黄铁生同志的努力下,2018年古棠村摘掉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荣获“三星级”党组织。古棠村十一有一低于从原来的9项达标实现12项达标,危房改造从完成率93%到完成100%,易地搬迁率先完成搬迁任务,2019年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9583同比2018年人均增收近3000元。由其提出并探索的流动夜校工作经验也得到全县推广,各项工作均得到上级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认可,以及媒体的关注。古棠村探索出的扶贫经验先后被中青报、当代广西、南宁电视台、南宁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竞相报道。2019年6月21日,自治区党委鹿心社书记也来到古棠村调研指导工作,给予了古棠村打赢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役极大的鼓舞。

上篇:古寨瑶族乡脱贫攻坚旧貌换新颜
下篇:石头戴上“金帽子”,村民住进“金银楼”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0-09/24/000593.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