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予人希望的治贫方

2020年09月25日

集扶贫车间、扶志超市、扶智课堂为一体的龙岗“三扶”综合中心正式运行,让贫困村找到了治贫之方。龙岗“三扶”综合中心,是陆治江和龙岗村“两委”积极争取,努力创新,推出的集产业扶贫、就业增收、奖励先进、宣传引导、技能培训、电商服务及学生教育辅导等为一体的扶贫新模式,得到自治区、市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中央、区市各级新闻媒体都作了专题报道。

龙岗村,人口1749人,其中贫困人口774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4.25%,是一个深度贫困村。2017年12月,陆治江到龙岗村挂任第一书记。经过调研,陆治江和父老乡亲们达成共识,要彻底改变贫困面貌,必须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变“输血”为“造血”的新路子。

2018年4月,陆治江带领村“两委”不断往广东跑,希望把一个劳动密集型车间引进村里,让无法外出的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实现增收。几个月奔忙,终于争取到了一个圣诞彩灯手工制作厂家与龙岗村签订了手工加工合同,“扶贫车间”初现雏形。村民在家门口打工,既能搞好生产,照顾家庭,每天还有50-60元钱赚,村民心中乐开了花。可好景不长,受贸易摩擦影响,彩灯厂商与外国订单变少,不久村里“车间”也被迫停产。为了使“扶贫车间”能继续运营下去,陆治江又三下广东考察,寻求新项目。通过反复论证和沟通,再次与一个做航空耳机的厂家签订了合同,扶贫车间二次开业。由于技术受限,村民们不适应精细的电子耳机制作,产量低,收入大大减少,大家失去了信心,原来挤满人的车间日益变得沉寂和空旷。为了把村民吸引回车间,陆治江实施了三个办法:一是每天发20元的上班补贴,保底收入;二是免费提供午餐,村民中午安心在车间上班;三是以党员引领,发挥带头作用。同时,加大培训,村民组装速度逐渐加快,收入也不断增加,“扶贫车间”又恢复了生机。

扶贫车间的创建,为村民提供了300个就业岗位,村民每人每月收益1200~2000元,人年增收就有12000元以上,扶贫车间燃起了大家脱贫的希望,加速了村民脱贫致富步伐。

扶贫要先扶志,为了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陆治江又主导创办了龙岗“扶志超市”。“扶志超市”推行全员积分评定模式,村民通过在扶贫车间工作努力、社会公德好、遵纪守法、见义勇为、子女学习成绩优秀等方面都可获相应积分,凭积分到“扶志超市”免费兑换油、米、纸巾、洗衣液等生活用品。“扶志超市”的物资费用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中列支,由村党支部管理。“扶志超市”创办后,村里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活跃氛围,连学生都被调动起来了,不仅推进了脱贫攻坚步伐,也促进了物质、精神文明的建设。

为了提高村民的劳动技能和种养技术,陆治江又创立了“扶智课堂”,对贫困户进行各种培训,为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提供课外辅导。先后举办种桑养蚕、砂糖桔种植、彩灯组装、高端耳机制作、课外辅导等培训12场次,培训群众500多人次,学生120多人次。扶智课堂还宣传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畅通贫困户了解政策的渠道,同时搭建电商平台,帮助群众把农产品进行网络直销。

一路寻觅,一路坚守,龙岗村“三扶”综合中心项目日趋完善,龙岗百姓看到了希望,贫困山村多了一道扶贫良方,脱贫摘帽指日可待。

上篇:创新思路 双线合力破困局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0-09/25/000616.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