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帮扶马山县的自治区档案馆、自治区司法厅等7个区直后盾单位,全力帮扶22个定点联系贫困村,尽锐出战斩穷根,下派帮扶干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贫困村及贫困户大力支持,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
傍晚,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上、下合屯的老人、小孩在灯光球场上打篮球,大家玩的不亦乐乎。上合屯伦景堂告诉记者,之前他们进出都是走砂石路,没有活动场所。第一书记的后盾单位自治区医保局援建灯光球场和硬化道路后,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2020年3月,自治区医疗保障局积极从各方面协调争取扶贫资金30万元,支持羊山村基础设施建设,补足羊山村短板,为羊山小学的道路修缮和建设排水沟、为山区屯硬化巷道、修建上下合屯篮球场,让孩子们上学方便同时也让群众出行便利。
后盾单位对挂点村除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下一步将发挥医保局自身优势,对自治区医保局在羊山村一帮一联贫困户、脱贫监测户、边沿户等人群的医疗保障进行跟踪监测,为羊山村筑牢因病致贫返贫风险防火墙。
马山县白山镇民族村龙茂屯,今年屯里原本废弃的一间学校教学点,得到重新翻修,成了屯里的活动室,活动室傍是新建起来的简易舞台,屯里的主干道路两边是新安的路灯。现在村民不但有了集中娱乐的场所,夜间出行也更方便和安全了。龙茂屯基础设施得到改变,是民族村后盾单位自治区档案馆投入7万元来支持建设的。
马山县白山镇民族村是自治区档案馆定点帮扶马山县的3贫困村之一。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自治区档案馆不但派驻第一书记,每年都安排有十多万元专项经费,来改善村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
自治区档案馆还定点帮扶马山县白山镇的民新村和玉业村。自2015年以来,自治区档案馆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46万元,协调社会资金850万元,实施34个扶贫项目,让3个“九分石头一分地”的大石山区贫困村,在基础设施、村委办公条件和村委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了改善和提升,同时指导发展成立了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了黑山羊、生猪养殖和生态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夯实了脱贫攻坚的基础,增加了贫困户和村集体的经济收入,累计实现650多户355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同样,在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加善村琴堂屯,今年3月刚刚竣工的法制文化广场,是加善村后盾单位自治区司法厅捐赠20万元建设的,建设内容报告文化戏台和配套工作用房等。在加善村,自治区司法厅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抓手,几年来直接和间接投入资金达到了270多万元。建设了3个人饮项目和4个村屯的美化提升项目,受益的群众达到460多户1600多人。同时村集体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
后盾单位给羊山村、民族村、加善村带来的变化,是广大后盾单位在马山县持续开展帮扶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定点帮扶联系马山县的区直单位有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司法厅、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医保局、自治区档案馆、广西医科大学这7个单位,共帮扶联系马山县22个贫困村。这些贫困村分部马山县东、中、西部。目前,这22个贫困村都实现了脱贫摘帽。
2015年,在广西统一开展的精准识别中,马山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75个,几年来,经过各级各部及人员共同努力,目前全县共有73个贫困村出列,23000多户93000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20.21%降低至0.84%。今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了马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在党中央、自治区、南宁市的坚强领导下,马山县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效。
(韦舜 黄慧玲 韦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