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百龙滩:以“三线”思路办“一线”事 编织乡村振兴“新丝路”

2021年11月11日

“忙碌了大半个月,这一批终于可以收获啦!预计这是今年最好的一批,有1200斤,比往时多了400斤,而且现在行情好,一斤能卖28元,年底前可以再养殖两批,预计全年收益25万元!”马山县百龙滩镇大龙村谷坡屯蚕农龚春花笑着告诉记者。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是关键。今年以来,百龙滩镇带领当地群众流转土地发展桑蚕产业,始终按照“三线”思路,办好“一线”实事,以效益为中心、企业(合作社)为载体,不断扩大种桑养蚕规模,探索走出了一条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桑蚕产业发展新路子。

一线办公 谋划发展“新丝路”

今年以来,百龙滩镇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推行了“‘四个一线’工作法”(将镇、村办公地点下沉到田间地头“一线”、政策宣传深入群众“一线”、工作队员冲锋在急难“一线”、问题解决在村屯户“一线”),组成“一线工作队”深入各村,了解全镇桑蚕产业的情况、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当地养蚕农户送去定心丸,合作社生产规模日渐扩大。目前,该镇规模化养蚕合作社达5家,带动110户农户(其中脱贫户68户)规模化养蚕,种桑面积达500亩,种桑养蚕逐渐成为该镇产业振兴的“新丝路”。

一线服务 全力拓宽“致富路”

为不断壮大桑蚕产业,带动更多群众致富,百龙滩镇“两手抓”,持续提高养蚕数量、质量和桑蚕综合利用效益。在争取项目、资金助力桑蚕产业示范园改造的同时,该镇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上门对蚕农指导、鼓励合作社进行蚕桑产业的深度开发,实现该镇种桑养蚕业“两手都要硬”。截至10月28日,该镇举行种桑养蚕工作座谈会23场次,服务群众850人次,帮助合作社和蚕农解决问题44个。全镇蚕茧产量 65300 斤 ,收益1632500元,直接带动184户脱贫户增收致富。

一线监督 保驾护航“新丝路”

百龙滩镇纪委立足岗位职能,以一线监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新丝路”的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今年以来,该镇纪委创新监督方式,采取“镇纪委+村监督委员会+村廉洁工作站”联动监督模式,持续加强对过渡期内涉及桑蚕产业发展政策及村级集体经济、“以奖代补”各级衔接资金使用等情况的监督,督促各村(社区)持续巩固拓展桑蚕产业发展成果。同时,切实发挥镇、村两级书记“关键少数”的作用,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对基层组织、基层事务进行“零距离监督”,让广大种桑养蚕农户成为惠农政策资金项目实实在在的受益人。

(来源:南宁日报)

上篇:古寨瑶族乡: 努力让山里长出“致富瓜”
下篇:马山农商行营业部党支部联合白山镇兴华村 开展“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1-11/11/002378.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