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高铁过我家】 他们用3年,换高铁列车通过的两分钟3374米

2021年12月09日

贵南高铁通过马山全境一共有3处隧道,最长的一处是白秀山一号隧道。它全长3374米,列车从白山镇内学村上学屯驶入,到出口时已经到达白山镇上龙村弄力屯。

之所以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白秀山一号隧道,不仅因为它是贵南高铁马山段境内最长的一条隧道,还因为打通它,颇费周折。

用白秀山一号隧道进口隧道队队长张国栋的话说:本来打算一年修好,没想到这个隧道打了三年。

张国栋记得很清楚,2018年11月14日,他带着他的队伍正式开始洞口施工。本以为挨过了广西的酷暑难耐,接下来的作业会渐入佳境。

第二年8月,在各种因素的干扰下,开挖的进度推进不多,却遇上了第一个大溶洞。

施工队采取临时铺架的方式,从左侧突破。这番波折下来,张国栋心里清楚,要打通这个隧道,不容易!

“小溶洞几十处,记不住,太多了。大的有4处,最大的是840溶洞。”在扬尘幽暗的隧道里,张国栋指着这处“最难搞”的溶洞整治点向我们介绍。

这里正在进行最后的溶洞整治回填。我们现在仅能靠混凝土相对偏白的色差来判断当时805,840溶洞的长度。

2020年7月,隧道右侧突然挖出了将高30多米,宽30多米的大溶洞,更要命的是,这个溶洞连通地下暗河。暗河深不可测,勘探人员试着往下探,七八十米,仍探不到底。

勘探组顺着山坡在外面寻,在山体外发现了一个引水洞,雨季一到,暗河的水往上冲,水从引水洞哗哗地往外翻涌。

我们通常看到的隧道断面是半弧形似拱门的形态。实际上,隧道是圆形的筒状结构,也就是说,每一条隧道都是混凝土浇筑的空心圆柱体,这是因为圆形架构更为稳固。隧道底的半弧称之为仰拱。

正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开挖隧洞,由外而内修建初期钢筋支护、防水层、二次衬砌,对隧底仰拱施混凝土硬化加固,形成圆形闭环,就完成了隧道的基本雏形。但840大溶洞超出开挖轮廓线外水平洞泾30米,打破了施工计划。

用原来的设计方案施工铁定行不通,隧道施工再一次被迫暂停。张国栋看着洞外面一天天架过来的高铁梁,那天他在洞口留下好几个烟头。

四方会商紧接着召开,建设方、设计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入场查看溶洞实际情况,对不良地质、地层结构、水文特征和工程建设指标等进行考量。

经过反复的协调商议,溶洞整治和施工方案终于确定下来。张国栋带着队伍开干。

超出轮廓线的大溶洞需要整治,回填大块石,修建护墙加固。此外,他们要在洞内架设六道宽2米、高3米的纵梁。这边的纵梁才架了一半,暗河的水位就涨起来了,梁下渐渐漫出水来。

考虑到雨季地下暗河水位上涨,原设计排水的管道无法承载巨大水量,必须在隧道右侧开挖泄洪口,横向引流,把水排出去。

今年11月30日,在中铁二十一局二工区经理余涛的指引下,我们第一次走进这条基本完工的隧道,厚厚的粉尘依然让人有些不适。“你看看这隧道,高铁‘咻’一下过去,两分钟。咱们修了三年。”他像是在打趣自己,忽地冒出这句很轻很轻的话。

将来高铁通车后,轨道实行全封闭管理,当列车穿过深幽的隧道,没有人看得到隧道拱墙里那一处处精心打磨过的痕迹。更不知道,旅程里列车上穿过了多少暗河溶洞。这短暂通行的两分钟,背后是高铁建设者800多个日夜的轮番攻坚。

2020年12月25日,白秀山一号隧道贯通。大家在隧道口举办了简短的庆祝仪式。

一直到今年11月底我们探访时,张国栋仍旧带着他的队伍在做隧道口的最后收尾工作。

这三年多,张国栋拖家带口留在马山,妻子跟着他跑工程,儿子就安置在马山第二中心幼儿园,一家三口有两年没回老家过年。

他的微信朋友圈里,除了持续更新白秀山一号隧道的施工进展,搭配着“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的文字,还有与妻儿的日常。

他的微信头像是一家三口的合影,背景是马山的民中桥,衬着国旗。

(程璐 韦绍群 张有宇

韦莎源 刘丹)

上篇:市集中隔离专项工作小组组织各县区领导参观我县在 建储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下篇:马山县十七届人民政府召开第10次常务会议 专题研究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1-12/09/002518.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