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为解决农业产业规模小、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问题,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多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入驻马山,以党建引领推动企业探索与村集体经济合作发展新路子,公司聚焦果蔬种植以及养猪养鸡等生态农业产业,通过建立公司、村集体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采取“果-猪-沼-鸡”立体循环生态种养模式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推进土地流转,建立公司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引导果蔬种植公司与村集体、农户签订土地租用合同,建设生态果蔬基地,每年发放给村集体分红和农户租金,吸收当地劳动力就近就业。我县华锐、乔利乐和南宁精菲等3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土地流转共4000多亩,提供52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吸纳当地农户就业超过2.9万人次,每年发给农户土地租金、村集体分红、劳务费等共820多万元。建立“投产+经营+分红”产业发展机制,鼓励村集体经济、小额信贷资金注资入股,与企业合作发展,探索“投产+经营+分红”“公司+农户”模式,通过分包果园、肉猪代养、技术培训等,延伸产业链,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户通过种养业增收致富。南宁精菲公司成立养猪分公司,每年给农户投放猪苗2万多头,将生猪产业链延伸到农户,“公司+农户”模式得到良性发展。
推动种养结合,探索立体循环生态种养模式。引导企业采取“沃柑+养猪”循环发展的形式推动种养结合,在生态果园内建设先进的猪舍设备,配套建设“有机肥生产、沼液利用、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功能的一体化环保设施循环系统,包括自动化清粪和沼气循环装置等,猪场产生的粪污水进行无害处理,粪污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后进行固液分离,固体成为干粪,作为有机肥直供水果种植基地,液体通过厌氧发酵池处理后,流入沼液储存池,可利用沼气池发电,也可作为燃料,达到“零污染、零排放”的“资源化”利用,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利用现有资源探索形成“果-猪-沼-鸡”立体循环生态种养模式,以“以牧促农,农牧结合”的良性发展理念,在“果-猪-沼”循环生态种养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拓展经营形式,在沃柑果园放养土鸡,利用果园鸡吃虫和草,减少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量,鸡粪又可以作为有机肥,促进生态种养产业循环模式升级发展。
(来源:马山县县委改革办 通讯员:韦洪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