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来,南宁市生态环境局作为马山县周鹿镇坛沙村的后盾单位,充分发挥帮扶后盾单位作用,强化战斗堡垒,壮大乡村产业,发展生态经济,有效助力坛沙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强化战斗堡垒 引领乡村振兴
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作用至关重要。一是后盾单位主要领导每年到坛沙村上党课,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宣讲等各项党建活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二是发出“生态显力量,防贫兴乡村”倡议,号召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同仁以及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各界人士,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截至4月底,坛沙村获得各类爱心帮扶物资折合人民币约5.4万元。三是帮扶1.2万元支持坛沙村4个屯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为党员更新知识结构、实践理论知识和创新活动形式提供有力的场地支撑。四是选派一名博士选调生到村担任村支书助理,协助村支书开展党建、防贫监测、乡村振兴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工作,受到干部群众广泛好评。五是积极帮助坛沙村化解新冠疫情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推动农产品进局机关,广泛发动党员干部、企业及社会各界进行消费扶贫,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2022年累计销售额约3.3万元。六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推行“星级化”管理,打造“五个好”党支部,实现“六个有”目标要求,提升基层党组织综合素质和战斗力。坛沙村第一书记遍访脱贫户(监测户),大力宣扬“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向群众普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坛沙村党总支部2021年荣获自治区四星级党组织,马山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壮大乡村产业 打好振兴基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后盾单位针对坛沙村产业发展不够大不够强的现实情况,主动联系有能力、信誉好的企业带着订单到村发展产业。成立马山县勋晨种养专业合作社,充分整合和利用农户分散的土地资源,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分三期进行经济作物种植和产业开发。一期已于2022年上半年流转140亩土地用于种植蔬菜,其中30亩土地建设蔬菜生产大棚。二期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新增流转100亩土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其中30亩土地建设蔬菜生产大棚,并新增流转100亩山林地用于种植毛竹、毛竹笋。三期计划于2023年新增流转200亩土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新增流转200亩山林地种植毛竹、毛竹笋。建设扶贫车间,开展蔬菜、竹笋、竹制品深加工。基地建成后,预计有固定工30人,临时用工2000小时/月,可有效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鼓励村民家门口就业创业,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自身产业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发展生态经济 提升环境质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后盾单位通过调研,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实际,提出把坛沙村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新生态经济发展理念,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闭环。一是多方沟通协调,落实2021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个,并计划2022年再落实2个,总投资额度约400万元,结束了坛沙村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历史,有效解决了坛沙村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二是探索适合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简称“EOD模式”),将2022年度计划实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前段水(含有N,P等营养物质),经过处理后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用于勋晨合作社种植基地喷灌,基地业主负责污水设施运维费用,实现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降低政府建设和运维投入,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三是推动在勋晨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及坛龙水库周边流转山林地种植毛竹、毛竹笋,进而示范带动,逐步实现退桉种竹,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碳汇”交易打下基础。
(来源:周鹿镇坛沙村 通讯员: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