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半年,马山县委、县政府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决定将蓝莓作为一项区域性主导产业培育。5月16日-17日,马山县举行培育蓝莓全产业链种植阶段小结会暨蓝莓种植推介活动,透过两天的现场推介活动可以看出,县委、县政府培育发展蓝莓产业的用心和决心,经过半年多努力,马山蓝莓产业从无到有的背后,可见合作企业的诚心和种植户的信心。
按永州镇有方家庭农场负责人黄汉春的说法,眼前这70亩三年苗蓝莓是赶在现场会召开前“急急忙忙”种下去的。种植三年苗,第二年就能挂果,收效快。黄汉春认为,要把握机会及早发展,才能夺得先机。
黄汉春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按照每亩种植300棵三年苗计算,种植一亩蓝莓的成本在15000元到20000余元不等,蓝美一号亩产均值在2000-3000斤左右,按照农场与蓝美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公司以每公斤40元回收鲜果,每公斤10元回收冻果。仅销售蓝莓果实,每亩可以获得12500-60000元收益。
70亩蓝莓基地的日常管护也带动了周边20多名农户务工增收。黄汉春说,基地优先雇用脱贫户,长期雇用20人以上。因为是按日结算工资,参与工作的农户都很开心,非常支持蓝莓产业发展。
黄汉春很看好蓝莓深加工后产生的效益。蓝莓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可塑性强,产业链长,其衍生产品能产生更大价值。加上我县引进龙头企业——浙江蓝美公司跟踪指导种植和销售,种产销全程无忧。
有方家庭农场负责人黄汉春:这蓝莓是种定了。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看到别人种好了再去种,那就晚了,希望就不大了。
在后盾单位共青团南宁市委的帮助下,古寨瑶族乡古棠村通过希望工程项目筹措到一笔资金,用于全村发展150亩蓝莓产业。得知保险公司推出蓝莓种植专项险种,县政府补贴80%保费,潘晓梅对带领乡亲们种植蓝莓更有信心。
古棠村党支书潘晓梅:今天参加这个推介活动我们更有信心,因为有了保险,遇到风灾水灾或者病虫害都可以赔付,我们发展起来更放心。
2021年,马山县政府发布《马山县蓝莓产业试点种植奖补办法》,对利用非耕地连片种植30亩以上蓝莓的个体种植户或企业、合作社给予不同程度资金奖补。蓝莓贷款、蓝莓保险等金融产品紧随其后推出,解决了资金筹措的难题,降低了产业发展的风险。
在马山县培育蓝莓全产业链种植阶段小结会上,县委、县政府领导承诺:未来,马山将保持蓝莓种植奖补政策的总体稳定,加强服务、优化环境,让企业投资放心、经营省心、发展安心。
琴榜屯是马山东部喀斯特地貌大石山区的缩影,全屯49户居民每家每户拿出仅有的一亩余林地资源,才拼凑出琴榜50亩蓝莓种植基地。
古寨瑶族乡古棠村琴榜屯潘宏阴:之前那片林地是种竹子的,经济效益很低。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赚点钱回来,我们出来平整土地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
“要让有限的土地得到高回报产出。”这个想法促使潘宏阴成为琴榜发展蓝莓产业的带头人,为了种植蓝莓,他不仅出地投工投劳,还抵押了自家房产把资金投入合作社。在潘宏阴的带动下,琴榜屯蓝莓种植合作社家家入股,产业发展不落一户。
琴榜人对蓝莓产业的信心来源于乡镇、村委的指导,更来源于县委、县政府长久以来对瑶乡群众的关怀。
古寨瑶族乡古棠村琴榜屯潘宏阴:投资什么都会有风险,刚开始大家都有所怀疑,我说,相信党,跟着党走一定有成功的那一天。
5月17日,马山县蓝莓种植推介现场会在周鹿镇爱旗村那石者屯举行。人群里,一面党旗迎风飘扬,迎着旗帜走在前面的是上林县大丰镇拥军村第一书记韦泉,听闻马山县将蓝莓作为一项区域性主导产业培育,一直在为村里找特色产业的韦泉很心动。
上林县大丰镇拥军村第一书记韦泉:说实话我们村的条件可能比这更好,因为我们靠大明山,林地资源和条件都很好。
趁着当天正在召开蓝莓种植推广活动,韦泉带着村里的党员、经济能人跨县直奔周鹿镇蓝莓高产种植示范基地,大家听介绍、看产品、尝果实,以这样的党日活动,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找思路。
上林县大丰镇拥军村第一书记韦泉:蓝莓这个产业还是很好的,我自己作为消费者也购买过蓝莓,它的食用方式也很多,价格也比较贵。我们今天考察回去后,就要村里开会一起讨论这个发展产业。
据了解,截至2022年4月30日,马山县已完成平整土地面积2420亩,有9家种植企业与蓝美公司签订了产业发展服务合同,采购苗木达50万株以上,完成种植面积1541.66亩,从早期栽种蓝莓的挂果情况看,蓝美一号果苗完全适应马山的自然条件,产出的果实口感清爽酸甜,不输国内其他蓝莓产地。
(记者:程璐 农会 慧敏 有宇 莎源 丽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