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马山县是革命老区,无数先辈在此地抛头颅洒热血,只为创造吃得饱、穿得暖的生活。如今,马山县通过发展种植、养殖、生态旅游等产业,“十三五”期间完成2.18万人搬迁安置。一系列举措让马山县居民成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脱贫致富,老区人民正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在通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
科创中心助力种植业发展
在马山县永州镇胜利村局旺屯,几名村民肩扛锄头有说有笑地前往广西菜根谱公司种植基地。来到田地里后,他们一字排开,刨去地面上的油菜梗,为后续的玉米苗种植做准备。在附近的农田里,还有几名村民在齐腰高的玉米地里辛勤劳作。
广西菜根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秀能介绍,永州菜根谱产业示范区生产的有机蔬菜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示范区采用轮种的方式种植,目前轮种的玉米种苗不仅是对国家重视种子及粮食安全政策的响应,还能对土壤进行改善,增加企业收入。
菜根谱公司今年与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广西兆和·广西菜根谱联合玉米制种基地,以玉米制种为主,目前已完成610亩玉米制种面积,预计年底达到2000亩。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现园区平均每天用工人数130多人,旺季时用工160多人。种植区还与周边361户农户签订相关租赁合同,流转土地面积2200亩。
种植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密不可分。去年9月,马山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中心成立,该平台在创建科研平台、指导技术、推进成果转化、助力推广应用、成立种业发展平台公司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当前,科创中心的成立初见成效,已有包括菜根谱公司在内的14家企业进驻,初步建立了8个基地。科创中心力争到2025年,依托5家以上农业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培育5个以上优质新品种,引进10家规模以上种业企业入驻,1家以上国家级种业重点龙头企业,使马山县跻身区域性制种大县前列。
黑山羊产业发展有新花样
提到马山县,很多人首先想到黑山羊。作为马山县独特的地方优质畜产品,黑山羊凭借个体适中、肉质细嫩、香甜可口、膻气少等特点,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在马山县鸿伟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数只体格健壮佩戴铃铛的黑山羊领头羊在饲养员打开舍门后,走出羊舍奔向山坡,紧随其后的是几百只黑山羊,一群群羊在山间形成了一道风景线。
鸿伟合作社负责人李伟介绍,合作社2016年挂牌成立,是一家集供种、养殖、销售为一体的新兴农村合作社,长期着力扶持脱贫户——将小羊养殖至断奶后,交给农户或小型合作社进一步饲养,羊出栏后进行回购。李伟说:“来领羊的农户可以想养几只就养几只。”此种模式不仅能扩大黑山羊养殖规模,还能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产业上游发展热火朝天,下游发展同样如火如荼,马山县清养泉食品有限公司在“吃羊肉”这一方面也研究出了新花样。
在清养泉公司综合楼一楼,总经理黄维清从货架上拿出几个羊肉汤罐头,打开后将罐子里的红绳向外一拉,便不断有热气向外冒出,几分钟后就可品尝一份鲜美的羊肉汤。黄维清说,公司主要以马山黑山羊加工为主,目前研发了加热产品系列、自加热速食快餐饭、粉系列三大系列产品,共推出清水羊肉汤自加热罐头等64款产品,预计年产羊肉、鸡肉制品200吨,年销售额可达2000万元。
“弄拉模式”助力村民增收
弄拉生态自然保护区位于马山县东部,涉及古零镇、古寨瑶族乡、加方乡3个乡镇,总面积12.7万亩。2008年6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这一区域以弄拉屯命名,建立了弄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2008年12月,新一代弄拉能人李荣光发起,当地农民自愿以耕地、山林承包经营权量化入股,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把生态保护和发展生态旅游助农增收结合,给“山顶林,山腰竹,山脚果药,山坳粮桑”的“弄拉模式”未来发展赋予新内涵。
2008年12月,广西第一个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合作社采用能人投资运作,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山林量化入股,参与重大决策和实际运作。为进一步加快弄拉石漠化治理,推进弄拉旅游景区开发,2010年,弄拉屯村民积极响应政府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整体搬迁,在古零集镇建设“弄拉新村”。新村占地5.3亩,新居均为4层半双门面天地楼。项目实施与治理石漠化、发展旅游、推进特色小城镇化等相结合,改善了弄拉村民的居住环境。
合作社的成功运作让弄拉屯村民走上了致富路,村民收入大幅度提升,在2015年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中,弄拉屯建档立卡贫困户数为0,全屯在“弄拉模式”的主导下脱贫成功。
安置房配套齐全生活有盼头
在马山县白山镇合诚社区,一幢幢住宅楼排列整齐,不少居民在住宅楼旁的健身休闲区游玩。沿着道路行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就业社保中心、文体服务中心、老年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配套齐全,医院、超市、农贸市场、学校应有尽有。2018年9月,合诚社区项目主体竣工投入使用,累计安置房建设45栋2478套,搬迁入住2478户10323人,已全部脱贫。
在合诚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不远处,百余名工人在马山县昊昌礼品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内勤劳地工作。该公司负责人吴维善介绍,昊昌公司主要生产各类礼盒、化妆盒、首饰盒、手表盒等,为国内外多家知名品牌代工,月生产首饰盒200万个,累计带动就业310人,其中搬迁户劳动力130人。今年公司将新增就业岗位350多个,可吸纳搬迁群众就业350人。
合诚社区居民韦朵珍是昊昌公司的一名工人,2019年他们一家人从马山县古零镇搬迁至此。“在家门口工作,工作稳定,生活保障也很好”。谈及如今的生活,韦朵珍乐开了花,现在一个月的收入超过3000元,这是她从前没有想象过的。
(来源:南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