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探索新思路 拓宽幸福路 马山县持续探索村集体经济“三赢”模式

2022年09月01日

近年来,马山县各地结合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历史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因村制宜选择发展项目,积极探索“党支部+农户+合作社+企业”“飞地抱团”等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增量提质,努力实现村集体、农户、企业得“三赢”。

村委自营 迅速成长

白山镇造华村旱地多水田少,曾经以玉米、水稻、甘蔗等传统作物种植为主,投入人力物力多收益却很低。如今,连片的坡地上种满了沃柑,村集体经济增收了,群众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造华村村委副主任蓝育能告诉记者,造华村的沃柑种植基地采用村委自营、帮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方式运营,目前种植规模达到71亩,去年第一次挂果就获得了90万元收入,农户不仅可以获得土地租金,还能在除草和采摘的时候到果园务工获得劳务报酬。

白山镇造华村村委副主任蓝育能:每年劳务支出大概有十五万块钱左右。

为了让群众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受益更多,造华村采取分阶段递增的方式上涨土地租金。土地租金最初从每亩六百块,每年递增一次,上涨20%,目前已达到七百二十块一亩。

先自营后分包,“安善”模式让群众口袋更暖

从2017年底开始发展马井茶产业以来,安善村通过“党支部+农户+合作社+企业”的模式,大力推广集约化的马井茶种植。吸引了安善村268户农户以自行种植或土地流转的形式参与马井茶产业,种植了400多亩优质马井茶,并从安善村辐射到周边乡镇,包括新黄村、里民村、乐平村、上级村、乔老村以及乔利乡、古寨乡、林圩镇等,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300亩。

一大早,黄文联夫妻俩就忙着管理自家分包的茶园,看着茁壮成长的茶树,两人干劲十足。

安善村村委副主任黄文联:我去年从村委分包出来,总共有这里有八亩地。去年收入就达到五万多块钱。然后纯收入就有两万多块钱,一亩达到三千块钱的纯收入。今年可能比去年比较好一点,因为长势都非常好。

依托马井茶产业,安善村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为产业持续发展、优化群众增收结构开出了新思路。据安善村第一书记黄尔万介绍,在马井茶种植的头两年,由村委党支部示范引领种植、统一管理,之后再将种好茶树的茶园反包租给农户,并提供管理技术支持,村集体仅回收包括土地租金在内的每亩1200元的租金,群众可以通过采茶、到茶园务工、土地流转等多个方面获得收入。

安善村第一书记黄尔万:这个机制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是良性的,农户的参与度程度很高,也降低了群众和企业的风险。为了进一步联农惠农,我们计划降低反分包的租金,从原来的1200元/亩降到900元/亩。

今年年初,第一批种植的马井茶满四年进入丰产期,有农户仅靠采摘早春茶的收入就达到每亩9000元以上,这些茶树已经成为村民们的“摇钱树”。

古寨瑶族乡9村抱团 探索共创共享新篇章

7月26日,我县首个强村公司——马山县惠瑶投资有限公司在古寨瑶族乡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县各乡镇村集体经济握指成拳,抱团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了解,该公司由古寨瑶族乡9个村(社区)的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共同出资设立,总注册资金459万元。成立后,公司对这9个村的基建、农旅、公共服务、农产品加工、物流运输等进行统筹管理经营。

因势利导,让强村“先飞”,抱团发展,为弱村“造血”。近年来,马山县各村为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促进企业获益不断出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看到一个蓬勃发展遍地开花的新局面。

(记者:黄华甘 农会 韦绍群)

上篇: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联合多部门 开展秋季学期校园周边社会文化环境专项整治
下篇:深圳市福田区人力资源局考察组到我县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考察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2-09/01/003878.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