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道德模范李荣光
李荣光,男,汉族,1957年生,高中文化,农民,中共党员,现任广西马山县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多年来,他凭着自己的执着,睿智和胆量把古零弄拉屯这个山旮旯变成了自治区级自然环境保护区,使其成为全县“石漠化治理”典范和助农增收的典范,被当地人称他为大石山区的“大救星”。
李荣光埋头苦干,艰苦创业,求实进取。80年代,高中毕业后的李荣光到古零公社当个拖拉机手,一有空就学电机维修,踩自行车走村串户,零售雪条,与熟人学贩牛,贷款购买大客车,凡是赚钱活路他都有份。1983的他又辞掉企业工的工作,回到村里当队长,到古零村、武鸣等地承包土地育苗龙眼和苦丁茶等山区开发项目,年复一年。有了一定的资本后,李荣光壮大胆子开始在附近开办了采石场,加工滑石粉推销,每个项目他都用赚来的资金周转投放新的项目,在邻近的几个县份中,但凡有新的开发项目都瞒不过他的眼睛,他四处走亲访友,带领村里的骨干走南闯北,到别的旅游区考察取经学习,想到作为一名领路人应尽的责任,他暗下誓言痛下决心,鼓勇气,决心带领乡亲们创造一个治理石山的奇迹,去圆一个大弄拉梦。
李荣光摒弃空谈,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为了发展旅游业,李荣光带领他的村民谋划着如何让发展旅游惠及弄拉的全体村民,于是他们经过研究决定成立弄拉生态旅游合作社。2008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弄拉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广西第一个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旅游合作社——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终于挂牌成立。从此,李荣光除了每年拿出10万元分给各农户作为保护生态,护理山林的经费外,还瞄准生态旅游这个朝阳产业,组织全村27户与公司十农户的形式开始入股分成,由李荣光任理事长,群众以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入股,自己出资不让群众投入,收入采用四六开分成,自己拿少数,每年竞标一次,除了自家兄弟不能参加投标,其余全部由合作社的人承包,假如无人竞标,他就自己多出比标底多一万元承包起来。他的做法很快得到全村大部份人的响应,大家纷纷入股。李荣光趁热打铁,立即到古零街拉社屯购买一块地,为全村25户建房,让所有的农户搬迁居住。就这样,一场弄拉新村建设由此打响了。
李荣光记住乡愁,解放思想,保护生态。80年代初,高中毕业的李荣光被推选为弄拉屯屯长。见到村民们还是忙着搞“人造地”,李荣光觉得非常有必要改变这一状况。于是,他发动村民种上了柑橘、枇杷、黄皮果等。同时,他还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封山育林,并成立护林小组轮流巡逻,负责看管弄拉的13个弄场,并带头制定村规民约里面的制定“砍一罚六”,除了挨罚款又得补种六棵树,把六棵树种好了到第二年检查,如不成活又要继续补,补够为止。为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李荣光多次与县林业局联系,在山上种下了包括黄花梨在内的珍贵树种上千株。随后又花重金购进一批名贵树种,并将这些树归为集体所有,由集体去养护,如今,罗汉松、黄花梨、红豆杉等名贵树木由专人定期去护理。至目前,李荣光已为弄拉旅游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不下于5000万元,现已初步形成了规模。
李荣光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助人为乐。李荣光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他平易近人,与群众接地气,谁家有困难他都会尽力帮忙。30多岁的村民李富贵是一个智力发育缓慢的残疾人,家里只有一位60岁的母亲。因为患病行为表现异常,但家里穷一直没能去看病,经常被村里调皮的孩子嘲笑、欺负。李荣光知道后,主动联系李富贵一家,两次送李富贵到广西医科大治疗。但李富贵的病因为治疗的时间的太晚并没有能够治好。但李荣光并没有放弃他,也会找一些工作给他,还为李富贵的母亲找到了在合作社干些清洁类的零工。从2009年开始,该合作社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从李荣光这领到每个月100元的补贴。大家都说李老板是一个尊老敬老的人,只要是老人提出的要求他都尽力去满足村里公认的尊老敬老弘扬传统美德的典范。
多年来,李荣光为公益事业办的好事、捐助的资金举不胜举。他凭着自己的执著,睿智和胆量,把古零弄拉屯这个山旮旯变成了自治区级自然环境保护区和有名县旅游景点,使其成为全区“石漠化治理”和“助农增收”的典范。弄拉模式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广西区等多家媒体全方位报道并向全国宣传推广。李荣光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党员、“中国农村新闻人物开拓创新奖”,2013年荣登“中国好人”候选榜,2014年获得第三届南宁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
(来源:马山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