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马山县借力“互联网+”技术,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实效,以公开促政策落实,树立该县政府形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推进县级政务公开,打造乡村振兴专栏。马山县以推进政务公开为抓手,建设该县政府网站,在政府网站中设置乡村振兴信息专栏,分设了“政策规划”“乡村振兴项目”“衔接资金分配和使用”“巩固脱贫成果”等子栏目,分层次分类别及时主动公开发布“乡村振兴”相关的重要政策、乡村振兴项目等信息共1420条,方便帮扶干部和群众及时掌握政府在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管理、服务和结果公开,也方便群众及时了解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提高马山县乡村振兴工作的透明度和知晓度。
优化政务营商环境,树立良好政府形象。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产业要振兴,需要不断引入企业到马山进行投资。马山县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借助马山县政府网站,积极推进政务数据公开、解读回应和重点工作专题的信息发布,特别是围绕乡村振兴资金分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时公开“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产业扶贫以奖代补”“小额信贷”“雨露计划”“扶贫资产项目产权归属”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发布。据统计,2021年以来,县政府网站累计公开政府信息160242条,其中政务要闻类15972条,以图解、视频、新闻发布会等解读热门政策197条,意见征求77条,财政预决算信息1903条,招投标信息805条,涉及乡村振兴信息130000多条。通过网站信息发布,保障企业和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断优化政务营商环境,促进政府与企业、群众的良好关系,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开设“互联网+”服务,推进政府工作效率。为方便企业、群众快捷办理涉及政府的具体事务,马山县借助“互联网+”技术力量,在县人民政府网站开设“网上办事”专栏,依托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构建马山县政务服务网上审批大厅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一是推行线上审批运行。马山县政务服务网上审批大厅于2019年12月开始正式上线运行。后经一年多的努力推进,至2021年,全县3375个依照申请政务服务的事项,实现了县直33个部门、11个乡镇、152个行政村可在线上办理,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可网上办理率100%,优化了政府工作效率,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大力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实现网上事务办结制,推动政务服务“互联网+”向“智慧+”转变。三是在县级政府网站构建“好差评”系统,开设线上线下评价渠道,让“我服务你评价”创新审批模式,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提高群众政务服务满意度。截至2022年11月止,网上办理政务服务事项48542件,政务服务满意率达99.9%。
搭建政民互动平台,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建立政府与民众沟通渠道,马山县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置“热点回应”栏目,专门倾听民众声音,解决群众各种诉求,为政府工作给出一定的指导方向。政府根据群众心声和现实需求作出具体的回应:对合理的诉求,政府可做出相应解决措施,为群众办实事;对一些不合理的心声和诉求,政府也及时作出相应的解释,缓解群众心结,使政府依法行政获得民众的真心支持。今年以来,我县通过政民互动渠道共回复“三农”方面的群众来信213条,回复率为100%,真正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满意度。同时,在畅通群众心声和诉求时,也时刻关注群众声音的走向,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确保能够实时了解网络上滋生各种不良声音,把握舆情态势,从而及时地引导舆论,防止舆情危机事件的产生。
(来源:南宁云—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