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马山县:创新“人大代表+贝侬”调解机制 唱响和谐三声部

2023年02月16日

▲经“人大代表+贝侬”调解,胡阿婆的赡养纠纷得到了解决

▲“人大代表+贝侬”调解员到马山县弄卜屯纠纷点进行核查

“贝侬调解好喂,吵架贝侬到咧,坐桌边讲理诶,商量解决了喂”,在马山县,这首壮族三声部民歌广为传唱,歌中唱的是马山县独创的“人大代表+贝侬”调解机制的真实演绎。

“贝侬”是壮语,指的是有亲属关系、朋友关系或者关系特别好的人。过去在马山特别是当地壮瑶族地区,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时,习惯请双方熟识的贝侬来评对错、论公道。马山县人大根据当地的这一民俗特点,推出以人大代表为主体、“贝侬”关系为纽带的“人大代表+贝侬”调解机制,广受群众欢迎。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近日,90岁的胡阿婆将自己的儿子起诉至马山县人民法院,马山县人民法院古零人民法庭受理此案后,该庭庭长李伟利用进代表联络站履职的契机,对案件进行了分析:“胡阿婆常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本应由两个儿子轮流照顾,但二人矛盾不断,导致多年不履行赡养义务。因案件涉及家庭纠纷,建议以调解方式化解矛盾。”在场的人大代表详细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当地贝侬,随同法院工作人员一道,赶往胡阿婆家开展调解工作。

“我们决定轮流赡养母亲。”在大家的耐心劝说下,两个儿子的态度逐渐缓和下来,从剑拔弩张转为握手言和,最终签订了调解协议,接受了大家提出的抚养建议。

“代表根植基层,了解民情民意、善解矛盾纠纷,与贝侬关系密切。贝侬大多明理知行、素质较高,且会说壮话,在当地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因此,在开展调解工作时,人大代表主动帮我们联系贝侬作为调解员参与其中,让各方在不伤和气的前提下,得以缓和纠纷。”马山县人民法院院长蒋铁滔介绍。

实践证明,“人大代表+贝侬”调解机制,是符合群众路线、行之有效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方式方法。“一些与群众关系密切的贝侬,往往也是人民信任、选择的人大代表,这样的‘双重身份’,让他们在参与调解时更得心应手。”马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霞说。

三步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

去年底,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在修建一条三级路过程中,由于施工问题,侵占到征地范围以外土地,涉及民乐村12名农户共8亩耕地。人大代表黄汉军是当地贝侬,他在与乡亲们聊天时了解到群众对此意见很大。捕捉到这一敏感信息后,他及时将问题反馈到县、乡有关部门,同时利用人大代表和贝侬身份组织开展调解,劝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反映诉求,不要采取阻工、越级信访等过激行为。

这是运用“人大代表+贝侬”调解机制化解纠纷的又一实践案例。马山县现已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人大代表+贝侬”三步工作法:第一步,精准把控矛盾纠纷信息。由人大代表组织较高威信、群众基础深厚的贝侬调解员到现场查看,了解矛盾纠纷缘由,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态和诉求。第二步,精准研判矛盾纠纷趋势。召开矛盾纠纷研判会议,制定解决问题方案,把握矛盾纠纷调解的主动权。第三步,精准化解矛盾纠纷风险。主动了解群众诉求,协调有关部门,将矛盾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精准化解矛盾。

通过黄汉军的助力调解,相关部门对多占用的土地进行了测量补划,征地补偿款也发放到位,群众表示认可,有效保障了道路的顺利施工。一桩可能引发群众积怨、集体上访的纠纷,通过贝侬调解得以顺利解决,实现了事态不扩散,矛盾不上交。

织密社会矛盾的调解网

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马山县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因地制宜创新推出的“人大代表+贝侬”调解机制,汇聚多方力量、落实多项举措、融合多样特色,编织起一张矛盾纠纷的调解网。

百龙滩镇人大代表会同调解组成功调解一起山林纠纷

目前,马山县在156个行政村(社区)建立起“人大代表+贝侬”调解室,配备173名村级贝侬调解员,其中有76名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贝侬”的调解网越织越密,为群众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调解服务。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通过覆盖全县的156间贝侬调解工作室,马山县共解决矛盾纠纷5000多件,1万多名当事人握手言和。“人大代表+贝侬”工作法通过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大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

如今,这首贝侬三声部民歌正在马山县的山间田边传唱,声声入耳,曲味悠长,让壮乡的好日子天天都放在歌里过。

(来源:广西人大 通讯员:杜英华)

上篇:马山检察:结合潘晓梅代表关于妇女权益保障方面的意见转化为公益诉讼监督效能的始终
下篇:林圩镇新华村:众多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Img/2023/2/20230217358175f223a74a238acd626bea2abf9e.jp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3-02/16/004559.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