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马山县林圩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从种植业向制种业转型

2023年03月30日

为响应国家保护耕地的号召,禁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新华村经济能人磨礼转积极将所流转的200多亩土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由原来的种植业成功转型为制种业,为企业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子,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2020年之前,磨礼转一直在外打拼,多年的积攒让他小有积蓄。随着年纪的增长,难离故土的情结越来越深。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磨礼转经过一番考虑后,决定放弃在外的事业,毅然返乡创业。

谈起回乡创业初衷,磨礼转说:“现在的农村家庭里,一些相对年轻的村民都外出打工了,大部分家庭只剩老人和小孩留守,家门前的大量田地都没有人耕种,撂荒的比较多,所以,我想把这些耕地流转下来,拿来搞农业种植。不仅能把农村闲置的土地盘活,也能为乡亲们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一举两得。”

磨礼转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21年初,磨礼转通过流转租下村里51户闲置的200多亩土地,种上了“金粉一号”芭蕉,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所种植的芭蕉长势良好,当年就有了非常不错的经济效益。

磨礼转在用心经营着他的“金粉一号”种植的同时,时刻关注国家有关“三农”的政策。他了解到,国家对耕地的保护政策非常严格,禁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磨礼转所流转的土地性质皆属于耕地,属于非粮化红线。如何顺应现有的政策,确保自己发展的产业既符合国家耕地保护的要求,又能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对此,磨礼转进行了多方面了解并作深深地思考。

“我原来流转的土地种上了芭蕉,虽然效益很不错,但是,我作为种植户,就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政策的要求,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找准新种植发展方向。”磨礼转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住,“我记得几年前,有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时,曾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可见,粮食种植才是民生根本。我们国家对种子安全非常重视,这两年,县里头也正在大力地推进水稻、玉米制种,林圩周边乡镇早已种植,目前发展还不错。我自己呢,也应该学做玉米制种了。”

说干就干。磨礼转在决定转型做玉米制种后,随即找到林圩镇农林站相关业务同志了解情况,并在镇农林站同志的推荐指引下,专程登门拜访咨询制种公司,邀请南宁良农种业有限公司作为专业技术指导,对他计划玉米制种的地块土质土壤进行测试,帮助检测地块是否适合玉米制种。在得到适合玉米制种的建议后,磨礼转抢抓时机,第一时间找来挖掘机,将200多亩的金粉一号芭蕉铲除,并平整土地,为种植玉米做好充分准备。

今年2月初,为抢抓春种的良好时机,磨礼转投入了20多万元买了地膜及种子。2月底前,在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200多亩的耕地里已全部种下了新的玉米种子。目前正值阳春三月,磨礼转制种基地里的玉米苗长势良好。

“说实在话,把这些芭蕉铲了,我心里也有点舍不得,毕竟这个效益还不错,之前也投入了不少资金。不过,既然已想通了,就不再去考虑这些。毕竟有舍才有得,相信未来会发展更好。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示范带动,让周边更多的农户参与到玉米制种产业发展上来,共同创业增收致富。”磨礼转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据悉,截至目前,磨礼转的制种基地已一次性为51户发放土地流转资金10余万元,长期固定雇用20多名本村群众在基地务工创收,很好地通过转型“小产业”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来源:广西新闻网 通讯员:余梅梅 郑磊)

上篇:全国人大代表蓝淋宣讲 全国“两会”精神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3-03/30/004749.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