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乔利乡:加快产业发展 赋能乡村振兴

2023年05月11日

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根本。近年来,乔利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构建产业多元化、立体化发展格局,抓住新产业新业态,全面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听了油茶产业基地负责人对油茶选种、种植、管护及精深加工等方面的建议,我对我们即将种植的200亩油茶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可期!”这是红旗湖休闲农业园负责人甘军昌在参加了今年3月,该乡组织的党代表赴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围绕产业发展调研的活动后,发出的感慨。据悉,该次调研共有70余名党代表、乡贤、经济能人参加,先后到大化瑶族自治县肉羊产业示范区、大化七百弄产业核心示范区、大化七百弄鸡养殖基地及大化县“碧水连湾”综合体-中药材示范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进行调研,重点就肉羊和肉鸡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以及油茶和中药材种植、研发、生产、加工、仓储、销售、旅游及康养等方面与各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为该乡下一步强化党建驱动,依托本乡、本村优势积极谋划“接地气、行得通、有效益”的产业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思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关键。为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今年年初,乔利乡引进公司,精心选址,决定在该乡乔利社区长屯一带,流转土地,建设水稻制种基地。项目要落地,要先解决土地流转问题。“流转土地我们其实是愿意的,但是流转起来,小块并大块,没有了田埂以后就难说准我们家田地是哪里到哪里了......”在推动产业落地时,涉及流转地块的长屯群众心有顾虑,迟迟不肯签字。为服务好项目落地,做通群众工作,该乡分管领导、包村领导、驻乔利社区第一书记、党支书等人员,多次召集群众开会,详细讲述发展种业的好处和意义,并就群众最关心的“小块并大块”问题,介绍无人机航拍、定位定点等技术可以精准恢复田埂界线,终于打消群众疑虑,成功流转水田144.69亩用于水稻制种项目一期。

为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推动发展好特色产业,乔利乡注重整合资源,广泛开展水果(柑橘类)、蔬菜、玉米、生猪等特色产业种养殖技术培训,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俗易懂、注重实操,不断加强广大群众的种养技术水平和管理技术能力。“去年我看到别人套种玉米和黄豆,一块地收了玉米又得收黄豆,还有政府补贴,所以今年我来参加培训班,学回去了也要这样种,我计划种80亩。”今年3月,东良村玉龙屯陈富德参加了该乡举办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培训班。据悉,自2022年以来,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让土地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不断释放土地生产活力,乔利乡多次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向意向种养户讲解套种方法,把新知识新技术真正传播到田间地头,带动大家一起增收。

今年初,乔利乡红旗湖油茶种植基地、东鸡村六元蓝莓种植基地先后开工,为号召意向户放心大胆跟党走,在蓝莓、油茶、制种等重点产业上抓住时机趁势而为,该乡组织意向种植户、经济能人、乡贤以及各村(社区)工作队、第一书记、党支书,乡农林水站工作人员等人员分别参加基地开工仪式,该乡主要领导出席仪式并表态,将全力配合开展招商引资,积极谋划,依托优惠政策扶持,服务企业壮大发展,协调解决企业在用工、用地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进乔利乡产业全面发展。获得各方广泛认可,种植户参与积极性显著提高,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富民添砖加瓦。

(来源:乔利乡 通讯员:钟惠惠 潘玉芳)

上篇:马山:蓝莓果飘香 拓开农旅融合新路子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3-05/11/004959.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