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古寨瑶族乡:瞄准特色用好方寸庭院 绿色瓜苗成就富民产业

2023年07月13日

 

 

村民们把佛手瓜苗卖给合作社。

“土特产”往往可以成为撬开乡村产业振兴的金钥匙。近年来,古寨瑶族乡基于大石山区一方水土,带领瑶乡群众利用房前屋后方寸土地种植佛手瓜苗。以“土特产”培育富民产业,瑶乡绿苗苗走出大山,成为畅销市场的“土特产”,也成为了瑶乡村寨变现金银的大产业。

清晨6点,潘荣善早已在房前小院里忙活儿,这是他本月第十次采摘佛手瓜苗。

三年前,在外务工的潘荣善遭遇车祸,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返回了古棠村。此时恰逢古寨瑶族乡党委、政府将佛手瓜苗作为全乡特色产业进行推广。佛手瓜喜温耐旱,对土壤要求低,特别适合在“九分石头一分土”的东部山区种植。潘荣善便响应政府号召,在房前屋后闲散地上种上了一亩瓜苗,空闲时施点农家肥,一年就有了近万元收入。

马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慧玲:我手上拿的就是潘荣善2023年种植佛手瓜苗的收入账本,据说古寨瑶族乡每户种植户都有这样的一本账本。从这个账本可以看到,每隔2-3天就能采收一次佛手瓜苗,一天最多的时候可以有100多元收入。

古寨瑶族乡古棠村 潘荣善:我行动不便,在政府的帮扶下,我开始种植扶手瓜苗,增加点收入补贴家用。我是脱贫监测户,每次卖瓜苗的收入我都登记起来,种佛手瓜苗收入比较可观,感觉家庭生活改善很多。

古寨佛手瓜苗长在山旮旯、专施农家肥,凭借绿色、鲜嫩、有机的高品质,在南宁甚至区外各大市场畅销。

马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慧玲:现在是晚上的八点,我所在的位置是广西金桥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今天我们跟随古今佛手瓜苗冷链车来到这里,准备将新鲜采摘的佛手瓜苗批发到全国各地。

广西金桥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本地菜老板 刘子栋:这个佛手瓜苗卖到武汉、长沙、广东等地,供不应求,马山的苗比其他苗品质好,口感好,别人喜欢马山这个品种,我可以销到一两万斤。

今年以来,佛手瓜苗地头平均收购价为每斤两元,进入瓜苗盛产期,每天有20000斤瓜苗从古寨瑶族乡向外输出。

到目前为止,古寨瑶族乡共有5家佛手瓜生态种养合作社,每天往来合作社收购点的乡亲络绎不绝。村民摘好瓜苗打包、过称卖给合作社,绿苗苗秒变现金,不愁销路,大家发展信心倍足。

古今村英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蓝日禄:我们这里保证从二月份到次年一月份都有货,一年差不多有十个月的货,一整年差不多都可以摘瓜苗,我对这个产业也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因为我们越做越大,农户收入每一年也都会增加。

古寨瑶族乡乡长 周业东:佛手瓜苗走出了庭院特色发展之路,群众有强烈的发展愿望。它联农带农面很广,对群众持续增收有很大促进作用。

认准一方水土,瞄准地方特色,方能在巴掌地里做大产业文章。2020年,古寨瑶族乡党委、政府在古今村建设佛手瓜蔬菜产业园,打造佛手瓜苗规模种植示范点。通过发挥党建引领和村集体经济引擎作用,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引导佛手瓜苗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同时,乡里还成立了佛手瓜苗产业协会,引导农户统一生态种植模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摘要求、统一产品质量、统一产品定价等“五统一”,以此规范提升产品质量,为树立地方特色品牌、延长产业链、扩大销售市场并稳定市场价格积蓄能量。

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古寨瑶族乡全乡佛手瓜苗种植面积2000余亩,预计可创造产值超过800万元。发端于小庭院的佛手瓜苗正逐渐壮大成为“一乡一品”“土特产”产业,也成为了瑶乡村寨变现金银、增加村民收入的大产业。

(记者:程璐 黄慧玲 蒙雪晓 黄文华 伍思缘)

上篇:马山县“三举措”深入推进“清廉国企”建设
下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调研组到我县开展乡村学校规划布局调研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Img/2023/7/20230714980dc9f29bdb4d4a93cb32e1a2835155.jp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3-07/13/005237.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