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马山县:制种水稻插秧忙 田间管理效率高

2023年08月03日

近日,在周鹿镇坛利村的水稻制种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当地村民头戴斗笠脚穿水靴,将一株株水稻母本秧苗整齐地移栽到水田中,绘就了一幅赏心悦目的农村新画卷。

农田里,村民忙碌的身影来回穿梭,负责起秧的村民将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拔起,扎成一捆捆,然后运送到翻耕好的水田里,负责插秧的村民则快速整齐地将一株株秧苗栽插在水田中,不一会儿,水田便披上了“绿装”,插好的秧苗在水田里迎风而立,精神十足。

坛利村上潘屯村民黎秀花告诉记者,他们种的这些制种水稻和其它水稻不一样,制种水稻一年只种一造,为错开杨花授粉时间获得纯正种子,播种插秧时间也较其它水稻晚一个月时间左右。早在几天前,他们在基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已经拉线将公本秧苗提前插好,现在他们栽插的是母本,只有公本母本按一定的间隔移栽,才能种成水稻种子。

坛利村上潘屯村民黎秀花:先种的是第一公本,第二公本是第二行,中间是母本,以后花粉互相传来传去就变成种子,稻谷种子。

和黎秀花一样,在基地拔秧插秧的这一批村民共有50余人,都是来自坛利村上潘屯、下潘屯等附近几个屯。为了抢抓时节,从7月11日开始他们每天6点就出工,已经连续干了半个多月,每天能够有100-120元的收入。

坛利村上潘屯村民黎秀花:一天的工钱是100元,插秧是一天120元,插秧完了之后,其他的工都是每天100元。

周鹿镇坛利村水稻制种基地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制种水稻的生长和繁育,是我县水稻制种产业主要生产基地。当地村民因地制宜,引进马山县香格里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制种水稻产业,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村民持续增收。

目前,基地插秧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早间插好秧的600多亩制种水稻已进入田间管理阶段。此前基地的耕地、翻田和今后的田间管理,基地基本实现现代机械化管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小韦是水稻制种基地负责机械操作的技术人员,他今天已经完成了第7次无人机飞播撒药的工作。

基地技术人员小韦:这个无人机是用于农用的施肥播种撒药等,今天已经飞7次了,正常情况下飞一次可以撒药45公斤也就是90斤,一个上午撒了500多斤,效率比人工高。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以来,我县利用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优势,整合资源,汇聚要素,引进专业农业企业,大力发展水稻制种产业,2023年共发展优质水稻制繁种面积10000多亩,农民通过种植水稻、流转水田、劳动务工等实现持续增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种业安全。

(记者:王宏璇 张有宇)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我县召开2023年暑假校外培训治理及“监管护苗”市级综合督查工作部署会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3-08/03/005345.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