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广西林草种质资源中心组织专家到马山县弄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在弄拉自然保护区发现珍稀濒危植物长梗茶,这也是在马山县境内首次发现这一珍稀濒危植物。
在广西弄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专家组发现散落于山间石壁零星分布生长的数十株常绿灌木,经鉴定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长梗茶。当天,专家组还对长梗茶进行了标本采集。
长梗茶多数生长在土层稍厚的岩石缝隙中。是广西特有的植物品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忻城等地区。
长梗茶在马山发现,对于弄拉保护区植物多样性、长梗茶的地理分布研究、丰富广西林草种子资源库以及山茶属植物杂交育种、品种改良都具有重要意义,专家组表示,科研人员将积极开展长梗茶的繁育研究,不断恢复和扩大长梗茶的种群数量。马山县弄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了濒危物种长梗茶,充分说明该区域保护完好的生态环境,持续加强的保护力度和多年来生态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科普知识】
据专家介绍,长梗茶是广西罕见的特有种,因生境破坏严重,种群分布面积小,且呈持续下降趋势,成熟个体数量稀少,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据《广西植物》记载,长梗茶(Camellia longipedicellata),为常绿灌木,高1-1.5米;花白色,顶生,直径4.5厘米,花柄长12厘米;朔果顶生,扁三角状球形,果柄长1.2-1.8厘米。花期,2-8月,果期,9-11月。分布于广西忻城等地区。
(记者:蒙雪晓 通讯员:杨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