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是流感、水痘、诺如病毒、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当下秋季正是“红眼病”高发期,容易让眼睛受到感染,针对近期我县高发的“红眼病”,县人民医院医生提出了一些预防建议,希望大家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治,注意用眼卫生,积极维护身体健康。
9月19日,记者来到马山县人民医院门诊2楼眼耳鼻喉科看到,有不少患者在科室外等待就诊,当天还有家长带着孩子在眼科检查眼睛。眼科医生表示,近段时间以来陆陆续续地有患者来眼科看“红眼病”。
眼科医生介绍,“红眼病”在医学上的名称叫作“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病毒性眼病,是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眼睛引起的,眼红、眼痛、眼肿、流泪、眼分泌物增多的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人眼睛或上呼吸道分泌物,接触病人的各类用品、与病人亲密接触等会造成感染,“看一眼”并不会感染。
红眼病潜伏期短,接触传染源后2至48小时内双眼可同时或先后发病,自觉眼不适感,1至2小时即开始眼红,很快就加重,患者具有明显的眼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刺痛、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结膜高度充血。
夏秋交接季节,细菌病毒活跃繁殖性强,防范“红眼病”不可掉以轻心。眼科医生呼吁大家注意保暖、注意个人用眼卫生,做好预防,同时如果不慎感染,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马山县人民医院眼科医生 王琼:如果朋友们发现以上症状的话,都应该及时的就医,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不要共用眼部化妆品和眼部用药,经常更换毛巾和枕头套等。如果出现以上眼部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
(记者:蓝雅薇 石森 农淇棉 韦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