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镇立星村产业发展中心激活立星村特色产业“一池春水”。记者 叶子榕 摄
▲在白山镇立星村马六屯的肉鹅养殖基地,养殖户在检查幼鹅身体状况。记者 叶子榕 摄
●乡镇概况
白山镇是马山县城所在地,有23个村(社区)。这是一个宜商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镇,近年来坚持特色立镇、绿色建镇、项目强镇、文旅旺镇、组织兴镇,用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主引擎”。在“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活动中,多次勇夺“十佳乡镇”桂冠,获评全国“十三五”易地搬迁工作担当有为先进集体、广西2017年度脱贫摘帽单位、广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及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先进单位。
●特色产业
白山镇拥有鹅、黑山羊、肉牛养殖,智慧农业蔬菜、油茶、沃柑种植等特色产业。
●书记感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做优做强乡村产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白山镇将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全力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白山镇党委书记黄云飞
农副产品展示台、直播带货平台、智慧农业平台……近日,记者走进马山县白山镇立星村产业发展中心。这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经济发展“指挥中心”,激活立星村特色产业“一池春水”,乡村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
“我们村的产业发展中心具有智慧农业展示、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文创展示、农业科普、农副产品展示销售等功能。”立星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开睿介绍。
2021年,东风公司投入200万元,帮扶立星村建立产业发展中心,服务村里及周边农产品的整合开发和深加工。作为立星村特色产业的展示窗口、培训平台、指挥中心,该产业发展中心致力于打造成马山县示范性村级农业产业发展中心,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业服务业、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并服务周边村屯农业发展。
现已是深秋,距离产业发展中心不远处的立星果蔬示范园大棚里,10多名工人忙着种植千禧番茄。广西金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小辉正在察看各类蔬菜瓜果的长势。“基地目前种植了新型果蔬贝贝南瓜、西瓜红红薯、红宝石蜜柚、黄金百香果、蓝莓等20多个品种。”倪小辉说,基地还研发生产旱藕粉丝、农家腐竹等农副产品,以及清凉花茶、带皮红薯干、贝贝南瓜脆片等深加工食品。
“我很看好立星村的发展潜力,便在这里成立了分公司,现在公司每天务工人数约50人,土地利用面积600多亩。”倪小辉说,希望借助产业发展中心平台,让来公司务工的农民掌握新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属价值,从而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历经3年,广西金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累计投资1500多万元,在白山镇立星村六麦屯建设果蔬新品种示范种植、果蔬分拣、冷藏保鲜、农产品粗加工场地,打造农产品展示、智慧农业推广、农业观摩教学、大型会议活动承接场所等一体化农业全产业链示范点。
广西金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立星村产业发展中心帮扶的5个农业企业之一。此外,中心还帮扶了立星村及周边16个合作社、3个种植大户,努力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质量。“我们通过推进统一营销、统一展销和建立统一电商渠道,促进了当地及周边农产品品牌溢价、年销量增长。”黄开睿介绍,作为拉动立星村产业发展重要引擎之一,产业发展中心间接帮扶脱贫户1150户近5000人,并采用委托企业管理模式,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70万元,通过务工、土地流转、土地分红等方式,带动600多户农户平均每户增收2000多元。
立星村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是白山镇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借力资源优势,白山镇全方位谋划发展种业产业,杂交玉米、常规优质稻制种面积2000亩,产量0.5万吨,完成工厂化育秧2000亩、肉鹅出栏8万羽、油茶种植1050亩、蓝莓种植50亩。同时,持续培育壮大农业企业,鼓励20多家小微型企业发展特色种养项目。其中,广西泓源达有限公司被评为2022年自治区级龙头企业。
更多看点:
唱响致富“向天歌”
在今年霜降节气之前,记者在位于白山镇立星村马六屯的广西马鸿久家禽孵化有限公司肉鹅养殖基地里看到,数不清的大鹅正成群结队地在水里游弋,“嘎嘎”的叫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
“这批鹅有1000多只,已养了105天,明天就出栏了。除去各种成本,一只鹅能让我们挣到五六十元。”肉鹅养殖基地负责人蓝海围告诉记者,自国庆节后,肉鹅出栏价虽有所下降,但市场需求量不减,所以利润空间仍不小。
在肉鹅养殖基地,从孵化室、保温床到脱温房,再到水库,肉鹅养殖完全是“一条龙”作业。走进宽敞的育鹅房,一只只黄色的雏鹅毛茸茸的,甚是可爱。“雏鹅出壳后,经过我们一个月的养护,就可正常放养。”蓝海围告诉记者,经过一年多的摸索,自己的养鹅经验不断丰富,也掌握了较成熟的养鹅技术,能保证每半个月出栏一批肉鹅,“这几天已经卖了七八千只鹅。”他乐呵呵地说。
截至目前,养鹅基地已建成育鹅保温棚3个、脱温棚3个,11月将建成鹅蛋孵化房1个。2022年,该公司养殖肉鹅出栏2万多只,年产值近400万元,实现利润50万元。2023年,公司肉鹅存栏2.5万只,预计全年养殖10万只,可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
以发展肉鹅养殖直接带动周边村屯经济发展。广西马鸿久家禽孵化有限公司通过土地租金、务工收入等途径促进群众增收。公司年发放土地租金合计约1.5万元,提供务工岗位9人,年人均劳务费超5万元。辐射带动周边企业共同发展肉鹅产业,发动企业养殖肉鹅7000只以上。“立星村村级集体经济向该项目投资300万元,每年项目收益金可达18万元。”立星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开睿表示。
下一步,该公司将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平台”的经营模式,在县内水资源较多的乡镇设立基地,向各养殖大户及散户分销种鹅,签订肉鹅回收协议,并创建销售平台负责销售肉鹅。该模式将带动白山镇及整个县的肉鹅养殖产业,形成产业链,增加地区收入,促进群众增收。
记者手记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是基础。如今,白山镇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培育壮大富民产业,进一步打通“两山”转化通道,不断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相信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白山镇将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持续拓宽增收渠道,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来源:南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