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小种子”写好大文章 ——广西马山县做强现代种业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07日

近年来,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依托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建设现代化制种产业和创立“基地+种业公司+新型农业主体(大户)+农户”模式,搭建创新化种业平台、建设现代化制种产业、延伸产业化链条等,大力推动杂交玉米、优质稻制种及黑山羊、蓝莓育种等产业,激活联农带农机制,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县玉米、水稻制种总面积超3万亩,2022年10月荣获“第三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称号,2023年10月,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

科技创新撬动种业强发展

马山县与华南农业大学“校地”合作,成立马山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平台,并创新“校地企”合作机制,积极整合合作链、人才链和资金链;与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校(所)达成合作。

据了解,马山县是广西建有为数不多的社区“种子银行”县份之一。目前3种地方种质资源被国家种质库和广西农科院种质库收录保存,并加入中国科学院参与式选育种项目,已有63个品种的粮食、果蔬、豆类、中草药种子留存;开展地方特色品种保护,对马山黑山羊、里当鸡等地方良种进行培育等。

2022年以来,马山县主导建成粮饲玉米制种基地、水稻制种基地约3.8万亩,统筹推进蓝莓育种基地和油茶原种培育保护基地及马山黑山羊种羊保种繁育基地项目等。2023年,以种业为主推进自治区农村现代种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马山县粤桂协作(种业)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马山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粮食种业)等3个自治区级种业相关项目建设;2023年预计完成玉米9000亩、水稻1500亩的制种标准地建设。

联农带农拓农民增收新路径

马山县通过探索形成的“订单种植”“返租倒包”“种业企业+强村公司(合作社)+农户”等联农带农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实现租金、薪金、股金、酬金、奖金“五金”收入。

制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马山县通过县种业科创中心和平台公司开展大规模种业技术培训和机械化作业培训,培养了大量制种能手。2023年,马山县主导的杂交玉米、优质稻制繁种生产用工高达14.4万人次,带动户月均增收2000元;部分种业基地实行返租倒包模式,带动6名村民年均增收6万元;有32个农业主体参与订单育种,预计年户均增收5万元;制种基地项目共流转土地约2.5万亩,涉及农户年均增收0.2万元。

此外,通过强村公司、村民合作社,马山县将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产业发展资金与平台公司合作。目前,马山县建设制种基地47个,其中10个基地由强村公司、村级集体经济主体或合作社入股参与或自主经营;30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集体企业将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产业发展资金1075万元入股平台公司,村集体经济获得股金收入64.5万元。

现代种业创新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马山县以现代种业为切入点,衔接优良品种种养、优质农产品加工、品牌化销售服务、休闲农业观光等产业链条,以链式产业化思维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马山县引进龙头企业建设水稻种业全产业链及全区规模最大的粮食低温储备仓项目、“研发平台+示范基地+仓储烘干”综合项目等,已建成广西最大的玉米制种烘干厂1个,可容纳300吨玉米同时加工;以种业公司牵头引领强村公司、合作社等开展种子收获后烘干、检测、包装等,实现“种植+加工+销售”制种全过程本地完成。

马山县还引育壮大以种业产业带动发展为主的功能型食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预制菜,形成马山黑山羊、马山长寿玉米、马山黑米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其中,马山黑山羊清水羊肉汤罐头等64款系列产品深受各地群众喜爱,2023年1至10月份产值约680万元。(本文有删减)

(来源:新华网)

上篇: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
下篇:韦佳调研部分建设项目和产业发展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3-12/07/005818.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