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天下,种铸基石。近日,我县玉米制种基地陆续开机采收,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马山县万亩玉米制种迎来了丰收季。
记者在古零镇乐平村水锦屯玉米制种基地里看到,成熟的制种玉米覆盖了田野,大型玉米收割机来回作业,一排排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卷入收割机中,摘穗、初步剥皮、秸秆粉碎一气呵成。收割完毕后,收割机将收割好的玉米装车运送到指定区域,农户再将这些玉米进行手工剥皮。这种方式虽然相较于机械剥皮更为耗时,但却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玉米种子质量,避免因机械损伤而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同时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务工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农户 蓝维海:这个工对我来说很轻松,而且离家里面比较近,家里面有小孩照顾,然后在这里做工,一天日结100元,能够补贴家用就可以了。
广西马山县壮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蓝鸾英是古零镇本地人,她之前一直在泰国做水培蔬菜产业,因疫情影响,水培蔬菜产业受冲击,便决定返乡创业。正好遇上马山县大力发展玉米制种产业,而蓝鸾英在水培蔬菜产业的基础上,也掌握了一定的农业知识;于是,蓝鸾英便和弟弟一起参与到玉米制种产业之中,在古零镇乐平村、古统村、乔老村流转土地,大力发展玉米制种,面积达到1000多亩。
蓝鸾英介绍说,今年下半年,他们在古零镇种植的玉米制种授粉时受雨季影响,生长期又迎来了干旱,即便如此,亩产鲜苞仍然达到1200斤-1300斤,价格与上一季的玉米制种价格保持一致。晚造玉米制种按照每斤3.5元计算,总产值依然达400多万元。经过一年的种植,蓝鸾英觉得玉米制种是一个很好的产业,有很可观的发展前景。
广西马山县壮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蓝鸾英:往下这个农业我们还会继续去发展,亩数我们是不定的,三千亩或往上都可以,只要有地流转的情况下,我们都会去继续去做,因为我们非常看好这个行业。
据了解,马山县下半年玉米制种种植面积有1.5万多亩,主要分布在白山镇、古零镇、周鹿镇、永州镇、林圩镇等,目前全县制种玉米采收工作也正在有序进行。
为了更好地服务种业发展,马山县宏博公司还投资建设了永州镇烘干厂,目前烘干厂一期设有8个烘干仓,单个烘干仓具备50吨的玉米容纳能力,能够同时满足400吨玉米的烘干需求。烘干厂通过先进的烘干设备和技术,为种植户提供优质的烘干服务。收获的制种玉米经过剥皮后直接运到永州镇烘干厂进行烘干处理。技术员还要对烘干后的玉米进行严格的湿度检测,确保其达到国家标准。经过烘干、脱粒、筛选、以及严格的检验程序,在确保种子质量达标后,玉米种子将销往全国各地。
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目前,马山县已经成为广西制种玉米的重要产区之一,获得了自治区杂交玉米制种大县称号。马山县将继续推进种业创新平台、加强区域品种和人才队伍建设,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培育马山现代种业核心竞争力,做强种业“芯片”。同时,将探索带农益农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种业企业与农业主体的新型合作模式,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化、龙头企业带动、吸纳务工、土地入股、订单农业、金融支农等多种方式形成利益联结机制,让现代种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农户。
(记者:伍思缘 蓝雅薇 覃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