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2023年5月,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南宁市委组织部相关部署和要求,马山县完成了2023年新一轮驻村工作队轮换工作。区、市、县三级共选派290名驻村工作队员奔赴马山县乡村振兴一线,助力马山县脱贫村(社区)、易地搬迁安置村(社区)及乡村振兴重点村(社区)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派驻以来,驻村工作队员们在马山县千山万弄间践初心、担使命,奉献青春洒汗成花,全心全意为民解忧纾困,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为此,我们开设了《先锋引领情驻马山 乡村振兴奋斗有我》栏目,看看这些驻村工作队员们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动人故事。
2023年4月,南宁市社会福利院社会工作科科长黄艳接受组织委派,来到白山镇合福社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此与从马山县11个乡镇搬迁而来的农户结缘,用心用情用力在这拥有1196户5242人的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深耕细作,为民解忧纾困,构建“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的和谐社区。
初到合福社区,扑面而来的是从未有过的陌生感,如何快速熟悉村情民意是黄艳进驻后的第一关。语言不通,那就学;不了解情况,那就入户。从一开始听不懂本地话、不认识人、找不到门,到逐渐对村情民意如数家珍,说楼栋房号即知户主姓甚名谁几人几口,说户主姓名即知家住几栋几楼做什么工……短短数月,她几乎走遍了社区里的大道小巷,不管是白天黑夜,常能看到她孜孜不倦的身影。
刚到社区时,社区工作人员提醒黄艳说居民张某特别难沟通,因此,黄艳对这位“特殊”的居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专程到他家了解情况。黄艳第一次到张某家时,张某对她有很明显的防备之心,不愿交谈太多。为了取得张某的信任,黄艳特意去他喜欢下象棋的凉亭、篮球场、小区商店门口和他“偶遇”,每次都热情和他聊天,夸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直至他逐渐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照顾家庭的艰辛。原来,张某因要照顾妻子和孩子而无法外出工作,目前的经济收入远不够家庭开支,他曾多次向社区申请公益性岗位,希望能够为家里增加一些收入。得知张某的诉求后,黄艳和社区“两委”商量向上级申请增加公益性岗位,经多方努力,张某终于在今年6月获聘公益性岗位,当上了社区交通协管员,每月工资800元,有效缓解了他的家庭经济压力。当黄艳为他戴上协管员红袖章时,他感激地笑了。就这样,黄艳以多年的社会工作经验和擅于做群众工作的优势,有效促进了张某和社区“两委”长期以来的感情和信任,社区“两委”积极培养他成为优秀的交通协管员,为社区贡献力量。
如今,只要黄艳在社区里出现,总会有群众热情洋溢地跟她打招呼:“黄书记,又来入户呀,过来讲古啊!”“黄书记,来我家吃黑豆饭呀。”“黄书记,这是我的电单车,平时我很少用,我给你一把车钥匙,你随时可以用。”……一句句朴实暖心的话语,对她来说是莫大的认可和鼓舞。从充满戒备与防范到“你的工作我们肯定支持”,从“我交不交医保关你什么事”到“我知道你是为了我们好”……每一份真诚和努力的付出都收获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原来,群众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难。
在村情民意调研过程中,黄艳了解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既缺乏活动设施又无专人管理,上下楼没有电梯,对老人们来说极为不便,平时极少有老年人愿意来活动。为此,黄艳向社区“两委”建议把该老年活动中心搬到社区一楼空置房里。起初这一建议遭到社区“两委”干部的反对,她虽深感压力,却从没想过放弃。经多次耐心和社区“两委”干部沟通协调,说明搬迁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主动报告白山镇党委政府、联系县民政局,请求支援添置老年活动中心物资设施等。功夫不负有心人,黄艳最终得到了社区“两委”、白山镇党委政府、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还获得了县民政局支助的5万元物资,极大方便和丰富了老人们的闲娱活动。经议定,由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该老年活动中心的现场管理,确保每天正常开放给老人们活动。
此外,黄艳还积极发动、整合各种帮扶资源,为社区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在“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和中秋节,积极发动身边的力量,为社区带来10万余元的资金和物资捐助,解决了社区办公设备不足的问题,慰问了困难党员家庭、困难儿童家庭、特困家庭等共计180户。
铃声激扬兮,道阻且长。青衿之志兮,唯实励新。作为今年刚到任的驻村第一书记,黄艳在撸起袖子、扑下身子的实干中,以定心以观的态度、多维看问题的气度,收获了笃行不怠的决心、行远自迩的信念,因而对现实、未来的认知越发明晰:要用心对待群众,用情践守初心,用力担负使命,做干得了事情、扛得起责任的驻村人!
(来源:马山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