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马山壮族会鼓表演《壮鼓庆丰收》入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记者带你一探农民鼓队的淳朴初心

2024年01月25日

近日,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评选结果出炉,我县百龙滩镇农民会鼓队出演的壮族会鼓节目《壮鼓庆丰收》成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项目入围作品之一。近日,我台记者走访了参加演出的百龙滩镇勉圩鼓队,透过这支民间队伍,去看看壮族会鼓这项非遗艺术在马山民间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农民鼓队的淳朴初心。

2023年4月,百龙滩镇农民会鼓队登上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舞台,从小山村到大舞台,让更多人认识和欣赏到壮族会鼓的魅力。鼓队队员潘立敏告诉记者,这次表演的《壮鼓庆丰收》节目,其前身是传统勉圩壮族会鼓表演《山威》。该节目在近年的表演中不断创新升级,就地取材,加入了更具民族传统元素的稻草帽和草裙,在传统手工牛皮鼓的配合下演绎原始之美,传递出壮乡农民从播种到施肥,再到收割的喜悦心情。

潘立敏表示,勉圩鼓队主力多为农民,此番代表广西参赛,与全国各省专业文工团、艺术团同台献艺并获得入围,队友们都感到非常自豪和振奋人心。

勉圩村业余文艺会鼓队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至今,有老师、电工、乡村医生等人员加入,涵盖老中青三个年龄段30余人。队员们大多都是利用非农忙时间来排练。一个小型的操场,几间装满了表演器材和获奖荣誉的办公室,就是勉圩村业余文艺会鼓队的训练基地。

作为队里的年轻人,谈及此次参赛,潘立敏说,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有的队友上了年纪,不习惯北方和沿海气候,加上旅途劳累,刚到青岛时就病倒了,但是大家还是克服了困难,及时调整状态,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评委和观众。让壮族会鼓被更多的人看见,被更多人喜爱,也是这支农民队伍最质朴、最纯真的初心。“我们很投入,表演得非常震撼,很有感染力,这是广西的民族特色,走到哪里人们都认识我们是广西的,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潘立敏自豪地说。

壮族会鼓文化艺术创作逐渐走向繁荣,原因不仅在于其自古以来在马山民间各大传统活动中被广泛运用,当地文化部门也在以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推动这项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村庄社区,仅马山县城周边就有白山镇大同村、百龙滩镇勉圩村等4个壮族会鼓习俗传承基地,民间自发组建了造华村合灶屯会鼓队、勉圩村会鼓队、大同村会鼓队等20多支会鼓队,拥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7名,培养了200余名传承人。教育与文化部门也在联动,积极推动马山壮族会鼓进校园,一些机关单位也成立了会鼓队。除了传统手工制鼓,会鼓文创产品也成为马山会鼓文化对外交流、展示的纪念品,并通过各种渠道带至近十个国家和地区。壮族会鼓不但发展成为群众性表演节目和竞赛项目,也成为了壮族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民俗文旅发展,助力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与电影“百花奖”、书法“兰亭奖”、戏剧“梅花奖”、音乐“金钟奖”等同属中国文艺届的最高奖项。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家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入围作品囊括了来自全国12个省区市的15个表演作品,形式多样、种类丰富、内容精彩,展现了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民间文艺所积淀的文化内涵和蓬勃生机。

(记者:韦艳萍 石森)

上篇:没有了
下篇:“青春好年华·英才聚马山”2024年马山县大学生寒假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Img/2024/1/2024012548db0dee9b1d44a5b76dbae07b98847f.jp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4-01/25/006000.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