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马山县里当瑶族乡:红白事不打包还回礼

2024年03月21日

▲里当瑶族乡内钱村花兰屯志愿者宣传红白事简办积分奖励措施

近年来,里当瑶族乡深入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主题活动,因地制宜推行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倡导红白事简办、廉办,居民群众通过“一约四会”对红白事办理进行改革,在各村屯创新推出红白事不打包还回礼的新措施,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成为当前该乡移风易俗的新时尚。

少分几块肉,多一份真情

里当乡是瑶族乡,民间流传红白事“夹份子”的传统习俗,往常的红白事宴席,主家都要出十几道肉菜供客人边吃边分装打包,很多客人一上桌就忙着打包“份子肉”,来不及说几句话就散了宴席,吃饭像是走过场;同时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客人带回家的“份子肉”也渐渐不受欢迎。“夹份子”不仅成为红白事的沉重负担,也容易造成攀比和浪费,群众有苦说不出。里当瑶族乡在开展移风易俗试点工作中,大力引导群众在红白事“夹份子”整治上下功夫,各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重新制定红白事办理标准,取消红白事“夹份子”习俗,统一设置以时菜为主的红白事简餐,成为农村红白宴席中的新鲜事。青龙村通过取消“份子肉”,平均每场红事节约经费1万元以上,不打包之后,宴席上大家安心吃饭聊天,增进了感情交流,融洽了亲邻关系,群众非常满意。

还回一份礼,多一份体谅

在红白事的改革上,里当瑶族乡不仅减菜减肉,还有回钱礼。加荣村大言屯的唐大爷去年为儿子举办婚礼兼满月酒时,根据屯里新定的规矩,给客人退回了2000多元的还礼钱,其中50元礼金还礼15元,100元礼金还礼30元。这种回礼方式已经在很多村屯推广扩散,成为农事新办的新典型。群众认为,红白事宴请不是为了挣分子钱,是为了增进交流和延续亲情友情。通过还礼,可以适当减轻客人的负担,同时也是礼尚往来、互相体谅的心意。目前,里当瑶族乡99%的村屯群众已经自行采用这种红白事回礼做法,马山县加方乡、古寨瑶族乡等乡镇的群众也在积极推广,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给一个激励,多一份实惠

里当瑶族乡组织各村屯组建红白事劝导志愿服务队,建立健全“五个统一”标准,强化红白事办理日常监督管理。太平村在各屯安排红白事监督员,及时掌握村屯婚丧嫁娶动态,坚持“婚事提前介入,白事第一时间上门”,提前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确保减菜还礼新风落到实处。把红白事办理纳入积分超市兑换内容,对主动落实移风易俗新规矩的群众进行积分奖励和评优加分,激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推进新风成为常态。自实行红白事减菜还礼新风以来,太平村每场红白事都能省下一大笔钱,群众的负担变少了、新风立起来了。2024年1月,太平村肖下屯的谭大哥用新规矩为自家儿子举办了婚礼,婚宴规模15桌,每桌宴席不超500元,整场婚宴不超2万元,主家还礼0.5万元,客人吃得开心,主人办得顺心。

里当瑶族乡红白事不打包还回礼的新举措,让红白事宴席回归平常,刹住了大操大办的“面子风”,破解了盲目攀比的“人情网”,增进了亲戚邻里的感情,农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人情味不减反增,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来源:马山县文明办 里当瑶族乡党委)

上篇:县卫健局联合县住建局、县中医院等单位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下篇:马山县2024年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 气排球比赛圆满落幕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Img/2024/3/2024032148f262d699c445fab8ca6edd867923a0.jp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4-03/21/006213.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