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离不开管理,城管就是城市管理执法的部门。提起城管,不了解的人往往印象并不太好,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城管队伍其实只是一群可爱又敬业的普通人。就像周鹿镇城管中队中队长蔡凤玲一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收获着简单的快乐。
周鹿镇是马山县西部重镇,人口多,集镇的市容市貌管理工作任务繁重。2014年,周鹿镇成立城管中队,蔡凤玲成为周鹿镇第一批城管队员,一干就是十年。走在街道上,商贩们都亲切地叫她“蔡姐”。
每天上班,蔡姐带着队员们从周鹿镇的街头巡逻到街尾,集体巡逻完之后,大家开始分组,两三人一组分开巡逻。每隔半小时就要从街头到街尾巡查一次。他们的工作就是劝阻商户不要跨门槛经营,让大家把车停到指定停车位上,在拥堵的路段指挥交通,在放学时段护送学生安全过马路,确保街道干净整洁,畅通有序。
在周鹿镇没有成立城管中队之前,群众上街都习惯随地乱停车,商贩也随地乱摆摊,环境相对比较乱,也容易造成拥堵。在刚成立城管中队时,人们还保持着之前的习惯,城管的工作压力相对比较大,每天都不停地教育大家要停好车,不能乱摆摊。刚开始,群众对城管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也不配合。蔡姐刚入职的第二年就遇到被恐吓的情况,“有群众乱停车,我们去劝导,他骂了我们,并做出了一些过激的行为,当时不觉得怕现在想起来也有点后怕。”蔡姐说,除了遇到这些过激的行为,在劝阻乱摆摊工作中,也有遇到被无理取闹的摊贩责难的情况。
看到蔡凤玲在工作中受到委屈,家人和亲朋好友都劝蔡姐换工作。“这是我的工作职责,不管遇到什么人,我都要把我的工作做好,做人做事是讲良心,既然我选择了城管,我就要把它做好。”蔡姐坚定自己的选择。
城管工作与商贩打交道是最多的。刚开始,流动商贩们拉着三轮车随处摆摊,城管走过去,他们就走,城管离开后,他们又回来,在路口乱摆摊容易引起交通堵塞。每天都这样上演着你追我跑、你走我回的情节,让城管和商贩双方都很辛苦。凭着把工作做好的韧劲,同时也理解商贩们的不容易,蔡姐积极与流动商贩们商讨解决的办法,经过请示后,蔡姐根据街道市场布局给流动商贩划分出三十多个相对固定的摊位,并约法三章,做好摊前“三包”工作。解决了乱摆摊的问题后,蔡凤玲得到了商贩们的认可,从“那个城管”变成大家口中的“蔡姐”,大家遇到什么问题都第一时间找蔡姐帮忙解决。“她来了管得很好,不堵车,看过去整整齐齐,对哪个都好。”商贩王美明对蔡姐的工作很认可。“如果没有城管,有人在这里停车,我们也没有办法做生意,他们很辛苦。”商贩陈翠玲对城管的工作也表示理解。
“城管的工作能够把一个集镇变得井然有序,让群众畅通无阻地来街上吃个粉、逛个街,群众也感谢我们,我们也觉得光荣,城管的价值体现了出来,这个是最大的收获。”把街道管理好,得到群众的认可,被群众需要,让蔡姐也收获了快乐。
(记者:黄慧玲 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