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马山县里当瑶族乡青龙村在驻村第一书记蔡双启的引领下,以产业发展为导向,通过“聚动能、打好‘牌’、用好‘招’”“三步走”,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村民收入双增长,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工作提质增效。
坚持党建引领,集聚产业发展“红动能”。多措并举,强化村党组织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集聚合作社、乡贤能人、种养大户、返乡青年、低收入农户等多元主体的力量,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红色动能”。加强村党组织阵地建设,第一书记积极发挥纽带作用,联系后盾单位支持6.5万元专项帮扶经费,用于优化提升青龙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更好发挥青龙村委党建引领、党群联系的重要阵地作用;开展支部结对共建,由第一书记牵线搭桥,邀请后盾单位各党支部与青龙村党支部多频次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推动“五基三化”、党支部评星定级等工作走深走实,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提质聚力;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狠抓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以一季一评议、半年一小结、年终总评比的方式,对党员的理论学习、党性锤炼和履职尽责等情况进行积分评比,并将评比结果进行公示,营造党员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锚定土特产品,打好产业发展“优势牌”。驻村第一书记发挥头雁领航作用,带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立足本村优势资源,以“土特产”为抓手,打好产业发展“优势牌”。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硬件支撑,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55.446万元,用于青龙村300m3的产业水柜建设和太阳能路灯安装,为产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便利条件;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突出特色种养“硬实力”,先后成立4家特色种养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玉米、黑豆、马山黑山羊、里当鸡、土猪等特色种养产业,并坚持采用传统种养方式,保证产品绿色、健康、优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2023年以来,共养殖黑山羊780多只、里当鸡9600多羽、生猪1800多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21万元,带动1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构建优质土特产品体系,打造自主品牌“软实力”。把品质精良的马山黑山羊、里当鸡、土猪肉、玉米、黑豆、旱藕粉等纳入青龙村优质土特产品体系,并设计自己的品牌LOGO,注册自己的“青龙发展”商标,提高产品辨识度和知名度。
依托消费帮扶,用好助民增收“连环招”。第一书记牵头抓总,连环出“招”,以形式多样的消费帮扶方式,拓展青龙村土特产品销售渠道,助力村民增收。依托后盾单位强大的消费帮扶能力,拉动青龙村土特产品销量增长。2023年以来,后盾单位工会会员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以消费帮扶方式采购青龙村土特产品42.16万元。入驻后盾单位“智慧食堂”小程序、微信团购群等,常态化开展青龙村土特产品推介、促销活动,通过“线上订购,线下配送”方式,实现销售收入约14万元。主动向832平台、爱心企业等推介青龙村土特产品,通过竞投等方式获得采购订单。2023年至今,此类订单采购额已达106万元。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通讯员:林兰华 覃柳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