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林圩镇:企业获利农民增收 玉米制种成幸福产业

2024年06月27日

近年来,林圩镇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找准自身优势,采用“基地+公司+新型农业主体(种植大户)+农户”模式,狠抓规划布局,推进制种基地建设,全力扶持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引导和鼓励当地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不断扩大制种玉米种植面积,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林圩镇企业获利、农民增收的幸福产业。

6月21日,在林圩镇大塘村韦宗高家的制种玉米基地里,成片的玉米秆上挂着一根根金黄饱满的玉米棒,上百名农户正忙着掰玉米,一担担收获的制种玉米正从地里挑到路边装车。烈日当头,汗流浃背,也难掩村民收获的喜悦。“今年种植的制种玉米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已经达到了360亩了,今年长势非常好,预计每亩产量达到1200斤。”韦宗高说,今年制种玉米不仅长势好,而且价钱还不错,脱皮后按每斤3.2元收购,制种玉米一收就直接被收购运走。

韦宗高一边摘玉米一边告诉记者,种植制种玉米的土地都是他流转当地村里撂荒的土地来种植的。这样不仅能够保障老百姓有土地流转收入,同时还能为村民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韦宗高说,这几年,玉米制种产业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除了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之外,还定期或者不定期邀请技术人员进行种植培训和实地指导,促进了玉米种业健康快速发展。

同样地,在林圩镇新华村,2023年,磨礼转返乡流转了200亩耕地发展玉米制种产业并成立了马山县金浩专业种植合作社。由于经营得当,加上年头好,当年就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年,磨礼转将玉米制种面积扩大到1000亩,同样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新华村第一书记吴仁鹏说,在马山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这两年,新华村的玉米制种产业得到蓬勃发展,企业或者合作社在玉米制种产业中尝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村民也从土地流转和参与务工中有了稳定收入,村集体经济也通过入股到合作社,得到了分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土地的租金每亩600元,务工的工资有1000多到2000元,离家近又可以接送小孩。”新华村村民黄爱川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流转土地,再扩种500亩的制种玉米,争取下半年种植达到1500亩,也希望能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玉米制种大产业中,发挥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户增收。”新华村第一书记吴仁鹏说。

据了解,2024年上半年,马山县制种玉米的种植面积共10000多亩,目前已开始陆续采收。其中,林圩镇全镇就有2000多亩,是全县11乡镇玉米制种面积最多的乡镇。下一步,林圩镇将持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力度发展玉米制种产业,不断优化产业链,积极主动对接市场,打响玉米种子的品牌,让玉米制种成为带动林圩镇致富的“幸福产业”。

(记者:蓝雅薇 农会)

上篇:没有了
下篇:永州镇:制种玉米喜丰收 遍地金黄好“丰”景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Img/2024/6/202406274e5d52219f0d4ae9844bbb36049c46c3.jp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4-06/27/006550.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