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记,您一定要收下我们的心意,您可是帮了我们大忙呀!”2023年10月20日,一对夫妇手拉着手高高兴兴地走进白山镇合福社区办公室,亲手把手工编织的花束和一封感谢信送到了他们的大恩人手中。收到这份特殊礼物的就是群众心目中如闺女般贴心暖心的第一书记——黄艳。
接棒守责 扎根农村
黄艳是南宁市社会福利院的一名优秀干部。她知性优雅,活泼开朗,笑容可掬,待人亲切。2023年4月,没有任何农村工作经历的黄艳,接受组织委派,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马山县白山镇合福社区,接过了驻村第一书记的接力棒。从此,她扎根基层,与马山县11个乡镇搬迁而来的农户结缘,用心用情用力,在拥有1196户5242人的大型易地搬迁安置点,深耕细作,开启驻村第一书记不平凡之征程。
初到合福社区,扑面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陌生感和沉重的工作压力。黄艳深知,如何快速熟悉村情民意,是驻村开展工作的关键所在。为此,她经常深入社区走进农户家中,与群众促膝谈心,倾听民意了解民情。为更好地和群众交流,黄艳还主动向群众学习,学会了“跟候”“跟漏”等地方方言。驻村不久,她走遍了社区里的大道小巷,不管是白天黑夜,经常能看到黄艳忙碌的身影。渐渐地,黄艳和社区群众熟络起来。从一开始听不懂本地话、不认识人、找不到门,到对村情民意如数家珍,说楼栋房号即知户主姓甚名谁,说户主姓名即知家住几栋几楼做什么工……
擎旗启航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驻村第一书记,既是组织的信任重托,更是沉甸甸的责任”,黄艳在接到组织委派到合福社区担任第一书记的那一刻起,内心沉重中带着执着笃定。践行初心,真情服务,擎旗奋进——这是黄艳驻村之初给自己立下的誓言。她以党建为引领,点燃“红引擎”,呕心沥血创建了“合心共治,福爱家园”党建品牌,坚持以党建引领,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她携手后盾单位,筹集超20万元资金用于社区的后续发展,利用80个乡村公益岗位改善民生,激发“大能量”,帮助930名困难群众申请低保和特困,保障了她们的基本生活,帮助2700名群众稳定就业,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的目标。
发挥专业优势 打造社区“五社联动”
在驻村工作中,黄艳充分发挥自身社会化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在社区打造“五社联动”,即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五大资源的联动,建设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在入户走访时,黄艳发现,有一户姓蓝的监测户,女儿是广西民族大学毕业生,全家都享受低保政策。黄艳深感疑惑和不安,她思忖着,大学生为何不就业,竟然还吃低保?初次见面,这个女孩精神萎靡不振,黄艳和她沟通了2个多小时她仍一直低头不语。为了全面了解她的情况,黄艳不厌其烦地和姑娘的高中、大学班主任以及帮扶干部多次联系并登门拜访详细了解情况。原来,这个姑娘由于从小性格孤僻,极度自卑、多次工作面试失败,对工作生活失去了信心。全面了解情况后,黄艳对症下药,开启了“五社联动”助力姑娘就业,为她开展就业推荐、面试指导、职业发展规划、心理辅导等帮扶。最终,姑娘敢大声说话,正常与人交流,成功走出家门,开启崭新的职业生涯。同时,黄艳还帮助她妈妈也找到了工作。如今这家监测户家庭生活幸福。
“感谢黄书记帮我和我的妈妈找到了工作,是您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改变了我的家庭”。姑娘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巧调矛盾 助家庭和谐
在合福社区,在群众眼中,再大的困难,黄艳都能迎刃而解。监测户陆某因为其突如其来一场大病,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无法工作,家庭出现了经济危机,导致夫妻经常吵架黄艳再次奏响“五社联动”,牵头社工组织开展家庭服务,社区为陆某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积极联系民政部门帮助她们申请低保,还主动联系南宁市慈普总会为他们进行爱心援助,为社区志愿者送去社区邻里之间的关心和关爱。在黄艳的帮助下,陆某家庭危机得以解决,夫妻感情重归于好,出现了文章开头送礼物的暖心一幕。如今,陆某夫妇还成为了社区的楷模夫妻。
城里姑娘 蜕变农村百姓“亲戚”
黄艳用心待群众,用情践初心,用力担使命,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良好的口碑。在合福社区,这位来自城里的姑娘已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亲戚”。如今,只要她在社区里每一个角落出现,总会有群众热情地跟她打招呼:“黄书记,又来入户呀,过来讲古啊!”“黄书记,来我家吃黑豆饭呀。”群众一句句朴实暖心的话语,对黄艳来说是莫大的认可和鼓舞。从充满戒备与防范到“你的工作我们肯定支持”,从“我交不交医保关你什么事”到“我知道你是为了我们好”……黄艳每一份真诚和努力都获得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鼓乡歌海见初心,我不负青春,不负人民!”黄艳说,驻村的日子是她人生路上一笔丰富的经历和财富,她将坚守初心,践行使命,一如既往地用心用情用力耕耘,再谱乡村振兴美丽新华章。
(通讯员:蓝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