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托举梦想,奋斗书写华章。在马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一批勤勉敬业、锐意创新、乐于奉献的优秀劳动者,他们脚踏实地、奋力拼搏,用奋斗书写新时代劳动者的责任和担当。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励和鼓舞全县广大职工以优秀劳动者为榜样,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积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日前,县总工会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开设“弘扬劳模工匠精神”专栏,集中宣传报道我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优秀劳动者的典型事迹,奏响“劳动光荣 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
希望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要以优秀劳动者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勇担使命任务,求真务实、爱岗敬业,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以不懈奋斗书写新时代马山篇章。
凌维周,男,中共党员,1978年10月出生,现任马山县房屋和征地拆迁中心三级主任科员、征拆管理股股长。自2011年进入县征拆中心(拆迁办)工作以来,他默默耕耘、甘于奉献、兢兢业业奉献于我县征拆事业十三载,堪称“征拆老黄牛”。在岗期间,他因工作业绩突出,曾荣获2012年南宁市住房保障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马山县先锋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他是“数据库”
2011年至今,马山县共完成征地约18663亩,拆迁房屋约5.8万平方米,从项目用地面积,到群众被征地面积,从群众补偿金额,哪些已经补,哪些还未补,凌维周都可以清晰地记得或者准确找到;哪户群众的地已经测量,与哪户相邻,与哪户有争议等,凌维周都可以清晰记得。攻坚克难求突破,砥砺奋进勇争先。13年来,项目攻坚和征地现场少不了他的身影,被征地群众家中经常出现他的声音,他是干部眼中的实干家,群众心里的贴心人。多年来,他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带领工作组日夜做群众工作,推进乐圩至周鹿二级公路、乔老至加方三级公路、下局州至里往三级公路、威马大道改扩建工程、百龙滩集体供水工程、乔利污水处理厂、马山县人文纪念公园、协合周鹿风电场、马山县高铁站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项目、活禽市场、江滨体育公园,以及市政储备用地等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以实干实绩诠释初心使命,堪称我县征拆事业的“数据库”。
他是“活地图”
根据《马山县城规划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马政发〔2012〕21号),马山县自2012年起县城规划区征地执行留地安置。2012年至今县城规划区内共征地5169亩,按1亩1间安置地计算,需要安置地5169间。全县共有银峰、威马等18个安置小区,根据规划可容纳安置地5698间。截至目前,已落实安置地4320间,尚未落实安置地849间。安置地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群众时刻关心关注的问题,只要一接听电话或者群众到访,凌维周都可以清晰指出群众处于哪个安置小区哪一排哪一间,什么时间划好线,什么原因不能下地基等问题。
脚上有土,心里有谱。凌维周坚持深入一线,与群众拉家常、问冷暖、讲政策,做深做细做实群众工作;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有耐心、守公心、讲真心,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他始终秉持“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的工作态度,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根项目一线,以实际行动助推征拆工作。
他是“收纳箱”
马山目前仍存在市政储备、乐圩至周鹿二级公路、威马大道改扩建工程项目、江滨体育公园、高铁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等项目征拆资金缺口,部分安置地未落实。不管是通过12345热线,还是拨打办公室电话咨询,或者是到访办公室,凌维周都能热心接待、真心倾听、耐心解答。因城北公共服务中心(活禽市场)征地问题到访的西华三队群众,几乎每天组织者都带领几个老人到办公室“坐访”,凌维周都能热心接待、真心倾听、耐心解答,最终成功解决问题;合群社区银峰屯三十多名群众因安置地问题集体到访办公室,群情激昂,凌维周始终面带微笑,热心真心耐心对待群众,成功安抚群众。
坚守初心、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凌维周用自己的辛勤汗水,默默努力,生动诠释了一名征拆干部敢担当、敢作为的本色。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来源:马山县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