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非遗里的中国》新春特别节目——《2025年非遗晚会》于CCTV-1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全国近千名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与观众朋友们一起“非遗过大年”,通过300余项精彩的代表性非遗项目,集结全国近千名非遗传承人和多位国家级非遗大师,共同打造了一场别具一格的非遗新春大联欢。展现非遗的传承活力与无限魅力。其中,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亮相晚会。
据了解,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历史悠远,相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始于唐朝,盛行于明清。被称作壮族民歌的“活化石”,于2008年6月被评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凭借壮族三声部民歌和壮族会鼓习俗,我县于2008年、2011年、2014年、2018年、2021年,连续五次(每3年选评一次)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随着春节申遗成功,乙巳蛇年新春升级为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讲好中国非遗故事,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亮相央视《2025年非遗晚会》,进一步彰显了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千年的文化魅力,并有力提升了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来源:马山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通讯员:任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