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激发广大青年勇立潮头、担当作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五四青年节前后,马山县融媒体中心以“青春绽马山 先锋启新程”为主题持续开展青年先进典型事迹宣传报道活动。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23年7月,毕业于北部湾大学的谭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西部基层建设,成为马山县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中的一员。一年多来,他在思想引领、红色传承、志愿服务领域深耕细作,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思想领航的青春力量
初到团县委报到时,恰逢县域共青团改革攻坚期。面对繁杂的任务、紧迫的时间节点,谭吉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对于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第一次尝到了“本领恐慌”的滋味。但他明白,一旦下定决心踏上征程,就该无惧艰难险阻,全力以赴。为了能快速融入工作,他主动向身边同事取经,还利用业余时间熟悉工作流程,经过逐字逐句梳理基层团组织的汇报材料。手机震动声打破办公室的安静,屏幕上弹出着陌生的来电号码,这样的场景对谭吉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在村(社区)团组织换届攻坚战中,他充当起上传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电话接通,谭吉语气热忱又耐心:“喂,您好!我们乡镇的村(社区)团组织换届选举流程,您按之前那份详细指南来就行。要是遇到啥不清楚的,随时给我打电话,千万别客气!” 他跟随领导步伐走遍 11 个乡镇,用三个月时间啃下了这块 “硬骨头”。就这样,他从最初的“职场小白”,成长为一名大家信任的小能手。
文化传承的青春光彩
在重要时间节点,谭吉化身文化的“青春代言人”。壮乡特有的铜鼓声在 “三月三” 歌圩上响起,谭吉和他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小伙伴们走进课堂带小朋们拿着山歌歌谱,“唱山歌咧,这边唱来那边和……”稚嫩的童声中在学校萦绕。清明时节,他与同事们精心策划,组织幼儿园小朋友到鳌鱼山祭扫革命烈士墓。他引导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烈士纪念碑敬献小白花。他蹲下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这些英雄叔叔,为了让我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孩子们清澈的眼神中满是崇敬,爱国的种子在庄严的氛围中悄然播撒,一位家长在活动后感动地说:“这样的教育方式特别有意义,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五四青年节前夕,他带领青年团员来到那马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感悟那段峥嵘岁月,当举起右拳,重温入团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在空气中回荡,让理想信念的种子在青年团员心中生根发芽。还有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等传统节日和纪念日,他都发挥共青团“青”字号作用,他始终坚信,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融入节日活动之中,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要像壮锦一样,把新时代的色彩织进传统的纹路。
志愿先行的青春风采
自2023年7月加入马山县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以来,谭吉始终秉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因此,只要哪里有需要,他总是第一时间响应,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环广西自行车赛、“暖冬行动”春节车站志愿服务以及县重大赛节活动总会有他的身影。在一次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中,他和志愿者们在路口向行人讲解交通规则,发放宣传资料。一位大爷听了他的讲解后,竖起大拇指,乐呵呵地说:“哎呀,小伙子,你讲得可真清楚明白!听你这么一说,我可算懂了,以后过马路肯定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这样的场景,在他参与的120多场志愿服务中常常上演。
在“大学生圆梦行动”困难学子慰问活动中,当谭吉到准大学生小卢家时,看见家徒四壁的场景让他红了眼眶。临走时,他加上了小卢微信“有任何困难,随时联系我。”如今,小卢常给他分享大学趣事:“哥,我成为一名团员了,并且加入志愿者协会了,也想帮助别人!”这句话,让谭吉觉得所有的奔波都有了意义。
扎根沃土 静待花开
作为一名团务工作者,谭吉时刻牢记作“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使命,从陌生到熟悉,从迷茫到坚定,在马山的20个月,他早已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谭吉说:“刚开始觉得是来奉献,后来发现收获更多 —— 群众们的一句‘小谭来啦’,孩子们的笑脸,都是最珍贵的礼物。”这份扎根基层的坚守,不仅点亮了他人的生活,更让青春在西部热土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来源:马山青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