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广西自然资源厅联合南宁市自然资源局、广西自然资源宣传中心、广西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广西地质环境监测站、广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以及古寨瑶族乡乡建中心等多个单位,走进古寨瑶族乡民族初级中学,开展“黄书包”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志愿服务。
活动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通过生动讲解和互动体验,为全校700余名师生送上实用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黄书包”地质灾害防治科普教育试点正式落户。活动方向学校捐赠了装有应急哨、急救包、防灾手册的“黄书包”,同步配送大量涵盖地质科学、生态保护等领域的自然资源科普书籍,为师生搭建起探索自然的知识桥梁。
在科普微课堂环节,广西地质环境监测站邓洪星和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张漓黎两位专家分别带来了岩溶地面塌陷防治知识科普微课堂和泥石流防治知识科普微课堂。专家们通过播放实际灾害视频、展示资料、分享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发生前兆以及应对方法,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地质灾害的危害和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同学们全神贯注,积极提问,与专家展开热烈互动。
为了检验师生们的应急反应能力,活动还组织了全校师生参与校园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随着警报声骤然响起,师生们迅速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用手护住头部,有序、快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仅用时3分钟,全校师生就完成了疏散,达到了预期的演练效果,切实提升了师生们在面对突发地质灾害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实物标本展示区和地质灾害调查装备技术展示区。在实物标本展示区,同学们近距离观察到了精美的地质矿物标本和神秘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在地质灾害调查装备技术展示区,专业人员向同学们展示了地质雷达、无人机等先进的地质灾害调查装备,并现场演示其操作过程,让同学们感受到现代科技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强大力量。
此次活动不仅为师生带来了实用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更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会,进一步扩大了科普知识的覆盖面,为构筑全社会的防灾减灾防线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马山县融媒体中心 古寨瑶族乡 记者:覃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