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第三高级中学连年获得“南宁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班工作成绩优秀奖”和“南宁市高中阶段学校特长生培养优秀学校”荣誉称号,2025年被评为“自治区星级特色普通高中”“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在马山县2024年基础教育督导评价工作中获评优秀等级,该校“‘组团式’教育帮扶”项目被评为2023年度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师生在市县各级各类赛事中,更是喜讯连连,佳绩不断……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深圳和南宁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的精准助力。
自2022年8月以来,深圳和南宁两地先后派出20名骨干教师到该校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支教队秉承“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的原则,按照“优管理、强特色、提质量、促发展”的工作方针,开展“1234”(一聚焦二融合三示范四交流)浸润式帮扶,学校在教育质量、教师队伍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管理水平等四方面有了明显提升,特色教育品牌日益凸显,学校实现了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这20位支教老师中,既有年过半百仍携手奔赴一线的“夫妻档”——来自深圳的唐德武校长与周晓红老师,也有因心系山区教育主动申请将支教期延长至3年的王小琴老师和秦杰老师;还有来自南宁的尹春花、刘美冠等两批年轻教师……正是这份对教育的热忱与奉献精神,让他们毅然舍小家为大家,跨越山海,投身于这场为期一年半至三年的支教事业。
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特色育人成效彰显
在马山县第三高级中学,来自北大附中深圳学校的唐德武校长通过明确办学定位,涵养校园文化,优化办学模式,打造特色品牌,大力推进“马山文化三宝”进校园,打造非遗特色课程,将壮族会鼓、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扁担舞等非遗文化融入校本课程,开发“体育+”“舞蹈+”“音乐+”“美术+”等30多门校本特色课程,开设13个艺体术科专项,16门社团课程,为学生提供适才教育,构建多元成长立交桥。
高考成绩连年突破,本科上线人数持续显著提升,特色培养成效尤其喜人,艺体类本科上线人数实现大幅跃升。学校因此连年荣获“南宁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班工作成绩优秀奖”和“南宁市高中阶段学校特长生培养优秀学校”称号,并于2025年成功获评为“自治区星级特色普通高中”及“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这些成绩充分展现了学校“低进高出”的优异育人成效。
教师队伍能力明显提升 专业发展质效双升
帮扶团队按照“团队作战,分点发力”的原则,深度参与学校管理,采取“自培”和“他培”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输血”与“造血”并举,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组团式”发力,织密传帮带网络。帮扶团队深耕“传、帮、带”工作,通过成立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室(如刘丽丽老师牵头的工作室),带领本科组年轻教师集体磨课,创新推出“三研三磨”情境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同时组建以支教队员为核心的学科发展指导团队,针对性指导年级管理、高考备考等工作,累计开设示范课66节、专题讲座35次。团队大力推进“师徒结对”与“青蓝工程”建设,形成59对师徒共进关系,覆盖各年级,并确保每位支教老师带培1~3名本校青年教师,精准赋能青年教师成长。在此过程中,团队积极拓展资源,如王小琴老师带领本校英语教师跨省交流并参加第七届广东省中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优课大赛获奖。
跨域引活水,构建多为培育网。帮扶团队积极拓展“他培”路径,通过跨区域联动与分层培训双轨并行:一方面深化与福田区、南宁市后援学校的合作,开展线上线下校际交流活动,依托专家讲座、同课异构、远程教研等形式,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全县;另一方面构建全覆盖培育体系,统筹组织734人次赴广西师大、南宁师大等院校集中培训,并选派98名骨干赴深圳跟岗实训。多层次培养机制有效激活外部资源池,显著提升马山三中教师专业素养。
聚力教研提质,赋能专业增效。教师队伍科研能力与专业素养显著提升,累计申报县级以上课题51项,在市区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8篇,获县级以上奖励266人次;30人晋升高级职称,39人晋升中级职称,实现专业发展质效双升。
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多元育人硕果累累
丰富文体活动,点亮校园文化生活。坚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育人目标,通过规范“四季”(人文季、创新季、体育季、艺术季)活动,举办科技节、艺术长廊手绘活动、现场书画比赛、“读书月”系列演讲朗诵征文比赛、会鼓比赛,创办英语阅读社等,打造具有民俗特色、个性化的千人会鼓、千人打扁担的精品大课间,丰富学校文化生活。这些活动全方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搭建多元展示平台。
培育特色社团,拓展学生成长空间。积极指导成立三宝社、话剧社、武术社、国旗班、心理社等 16个学生社团,通过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助力学生发展兴趣特长,提升综合素养。
学子屡创佳绩,彰显育人成果。学生在各类赛事中表现亮眼,累计获市级以上奖项280人次;64人获评市优秀班干部,460人荣获市优秀三好学生,16人当选市优秀共青团员。其中,黄欣怡、罗生豪两个同学分别斩获2024年世界青年攀岩锦标赛U18女子季军、2022年全国青少年U系列攀岩联赛(江西全南站)U15男子速度第五名;学校在2024年南宁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中,勇夺高中组男子 4×100米接力赛第一名,韦宝源同学在跳高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尽显学子风采。
此外,福田——马山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学生前往深圳参加英语大赛,并获得高中演讲一等奖;24名学生应北大附中深圳学校邀请走进深圳广电中心表演,并到福外高中、福田中学交流,让壮族会鼓、扁担舞、三声部民歌等走进深圳,推动马山非遗文化走向更大舞台。
学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管理优化促内涵发展
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持续打造标准化党建品牌,深入开展党建+系列活动,把党建工作与非遗特色教学、德育大课堂、科研教学主题活动等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唐德武校长优化管理制度,将先进理念渗透至育人全环节,推动教学方式变革,牵引撬动帮扶资金及捐赠382万余元支援学校,促进学校规范管理和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了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三年来,学校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彰显,吸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90余家单位来访交流,获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南方都市报、广西日报、学习强国、中国新闻网等数十家媒体对帮扶工作进行了相关报道。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笔下春雨的温柔,恰如帮扶团队在马山的耕耘,让教育的改变悄然浸润在校园的每一处。从校园管理体系的系统革新到教师队伍的专业蜕变,从学子学业质量的显著突破到综合素质的全面跃升,每一项闪光的教育成果都凝结着帮扶团队深耕壮乡的心血与智慧结晶。如今,尽管帮扶团队的帮扶周期已满,他们带着不舍重返原工作岗位,但那些被精心播撒的教育火种,早已在马山教育的沃土中生根发芽,未来必当绽放出绚烂无垠的育人花海,推动马山教育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续写更多跨越粤桂山海的协作传奇。
(来源:马山县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