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初级创伤实战培训(3T)广西马山站活动在县人民医院成功举办。此次广西马山站培训是该项目在广西的第二站,首站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次3T培训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巴立教授、浙江宁波市第二医院创伤中心陆骁臻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阮峰教授,以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刘军廷教授等创伤救治资深专家组成导师团队进行培训。来自县级和乡镇卫生院的急诊急救人员、院前救治120人员等参与培训。
开幕式上,县人民医院负责人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刘军廷教授介绍本次培训课程安排及培训目标;巴立教授就创伤救治核心和创伤实战培训背景作介绍。
作为大石山区,马山面临着以农村人口比例大、山路蜿蜒曲折影响最佳救治时间等为主的复杂创伤救治挑战,针对这一现状,导师团队精心准备教学方案,将学员们分为3个专项技能小组进行分组教学。通过互动带教、一对一指导、演示示范等方式带领学员学习“气管管理与颈椎保护”“包扎止血与长骨固定”“安全翻身转运与骨盆带”“骨髓腔通路”等技能,并进行案例推演和情景模拟。培训最后还设置了测试环节,全力保障参与培训的基层医护人员熟悉掌握创伤评估、器官管理、止血输血、安全转运等核心技能,在创伤发生后“最初一公里”实现安全、规范、高效的救治,提高区域创伤救治整体成功率。
本次培训活动由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创伤救治联盟等联合主办,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山分院、马山县人民医院承办。截至7月12日,3T培训已连续举办91期,大部分在浙江省内举办。其中,在外省共举办了17期,在广西首站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2站为马山县。3T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线上有创伤评估、气道和呼吸、止血和输液等7个章节学习考核,线下依托基地教学,学员通过技能考核完成培训。
(记者: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