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到9月,甜笋迎来了最佳生长期。近日,记者来到白山镇兴华村甜笋种植户覃建锋的竹林地,放眼望去,竹林里,一根根鲜嫩饱满的小甜笋正竞相破土而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这些大自然的馈赠,经过精心采收与加工,最终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拓宽了增收渠道。
清晨五点左右,天刚蒙蒙亮,家住兴华村的覃建锋一家手持特制的采笋工具,熟练地穿梭于茂密的竹林之间。覃大哥一边仔细查看自家甜笋的生长状况,一边精心挑选那些最为硕大、最为新鲜的甜笋进行采挖,确保为当天的集市提供品质最优的竹笋。一会儿,覃大哥就采摘了一车甜笋,收获满满。
据了解,覃大哥所种植的甜笋品种是“桂笋一号”,是一种大型丛生竹种,且一株甜笋最大的可以长到12斤左右,具有耐旱抗寒、适应性强的显著特点,特别适合在山坡地带种植。这些丰收的甜笋不仅产量可观,更以其独特的清甜口感、脆嫩质地以及久煮不柴的绝佳品质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覃大哥告诉记者,目前他种植了约30亩甜笋,进入八月份采收旺季以来,全家人一起上阵,每三天就能采收一茬。经过初步估算,这一季的甜笋总产量能突破四万斤,采收的新鲜竹笋按市场价每斤2到3元计算,除去其他开销后还有一笔不小收入。如果经过专业加工后按每斤5元出售,收入更为可观。
采收的新鲜竹笋直接运往县里的加工厂,经过专业加工后被制成笋干、笋丝、酸笋等多种半成品,再通过完善的销售网络走向各地市场。
兴华村甜笋种植户 覃建锋:2019年我开始种植甜笋,到现在总共有二十八亩多。去年年产五万多斤,可以拿到加工厂制作成酸笋。
虽然上半年受持续干旱天气影响,竹林生长面临缺水困境,收成预计减少,但覃大哥依然满怀信心。近期,随着降雨增多,加上做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对来年的甜笋产量仍抱有很高期望,他还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消费者能够品尝到这份来自大山的“甜蜜”。
兴华村甜笋种植户 覃建锋:为了生活,我们必须用头脑多思考、多实践,下一步我计划扩大规模,为家里再增收一点。
(记者:唐运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