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小城还在沉睡,农贸市场的灯光次第亮起。猪肉的剁砍声、蔬菜的码放声、商贩的寒暄声交织成曲。
走进农贸早市,我们记录了一群用双手托起生活的人。
凌晨3点半,曾女士和丈夫已经在鲜猪肉摊前忙碌。今天有酒席订单,她和丈夫得赶时间分切完5头猪。和往常不同,今天女儿过来帮忙。即将升高二的女儿手捏着刀,小心翼翼地切割一块肋排肉。用曾女士的话来说,这是女儿的“早市体验课”。
县城农贸市场猪肉摊老板 曾女士:我想着让她过来体验生活,也许人家两三点还在看手机,我们夫妇两三点钟已经在干活了,生活都不容易。
4点整,蔬菜瓜果区的灯光渐渐亮起。蔬菜批发商户门前,新拉来一车蔬菜,商贩们忙着卸货。洋葱、大葱整齐摆放,旁边一车新鲜空心菜格外亮眼。
除了固定的摊点和批发商外,在保障交通畅通且合理划分经营区域的前提上,农贸市场的运管方还设置了“农副产品自产自销临时摊点”,为一些农户或小商贩提供便利,让他们可以在临时摊点售卖自家种的瓜果蔬菜等产品,这些新鲜地道的瓜果蔬菜也是马山烟火气的组成部分。
7点,早市迎来第一波客流,晨光熹微中,买卖声、寒暄声、车声此起彼伏,这是早市最热闹的时候。7点半,农贸市场运管的工作人员准时拿起小喇叭,从肉行开始,对食品安全和市场秩序进行巡检。
马山县威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经理 黄英:我们有全天候的保安巡逻,在高峰时期做好车辆的引导。现在每一天收市之后,都会进行消杀,规范商户正规屠宰和检疫等。
清晨8点半,早市的热闹才渐渐褪去。曾女士的案板逐渐空了,小商户们的篮筐也空了……
“赶早”是他们的日常,也是生活的希望。在农贸市场,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藏着最真实的生活。
(记者:石森 韦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