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高龄的黄宝富
参加在南宁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茶话会。
烽火岁月虽远,英雄精神永存!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历史,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融媒体中心、县文广体旅局、县党史办、县志办、县档案馆等部门联合开设“戎马往事·红色传承”专栏,推出【山河见证——我们的抗战记忆】特别报道。
无论是硝烟中屹立的遗址遗迹、老兵遗物里藏着的滚烫记忆,还是定格历史瞬间的老照片、烈士们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都是我们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的“精神密码”。让我们共同整理散落的抗战记忆,让英雄故事代代相传,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我的一生:从硝烟战场到乡土建设
我叫黄宝富,壮族人,1927年2月出生在林圩镇片圩村白鹤屯。如今我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每月能领到4000多元伤残抚恤金,还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照着,日子安稳。可每当夜深人静,那些枪林弹雨、行军跋涉的日子,总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时光。
1945年,我才17岁,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当时邻县的张家兄弟不想当兵,我就顶替他去了,他们家给了一头黄牛作补偿——那时候,一头黄牛能让全家活好一阵子。没过多久,我就跟着队伍去到了玉林,从2月到4月,在那儿接受新兵训练。每天天没亮就起床练队列、摸枪械,汗水湿透了粗布军装,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可我不敢懈怠,只想着能把本事学好。训练结束后,我被编入国民革命军广西46军19师65团1营1连2排5班,成了一名上等兵。
同年5月,部队开赴海南岛。那会儿日军刚逃离海南,我们的任务是看守他们留下的营房,接管兵营里的武器和粮食,还要看管日军战俘。看着那些曾经嚣张的日军成了战俘,再想到他们犯下的罪行,我心里又解气又警惕,生怕出半点差错。日军离开后,我们在三亚驻扎了一年多,日子相对平静。
1946年12月,部队奉命从海南调往山东。我们乘军舰在青岛登陆,随后向莱芜进军。1947年2月,莱芜战役打响,我所在的部队全军起义投诚,我自此编入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二师六十五团一营二连一排机枪班,成了一名射击手。当我第一次举起枪,瞄准 “敌人” 方向时,心里满是激动——这一次,我是为了人民、为了正义而战!
加入人民解放军队后,我参加的第一场重大战役就是孟良崮战役。我们的任务是阻击敌人援兵。战场上,枪声、炮声震耳欲聋,子弹擦着耳边飞过,我死死抱着机枪,眼睛盯着前方,只要有敌人露头,就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最终,我们协助大部队歼灭了国民党七十四师,听说那个师长张灵甫还自杀了,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危险和辛苦都值了。
之后便是济南战役,我们的部队包围了济南,一场恶战下来,成功解放了这座城,还活捉了国民党济南绥靖公署主任王耀武。在山东作战的一年多里,最难忘的是陇海铁路沿线的铁路破袭战。为了阻滞国民党新五军、新十一师进军,我们和当地群众一起,仅用一个晚上就破坏了三百多里铁路。那晚,大家拿着镐头、铁锹,不顾刺骨的寒风,拼命地挖铁轨、拆枕木,切断了敌人的交通线和支援通道,为后续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3月,是我这辈子最光荣的日子——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党旗宣誓时,我握紧拳头,在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都要跟着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到底。不久后,部队撤离山东,转战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参与了徐州大会战,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淮海战役。那场战役打得太艰难了,从包围到攻打,足足持续了近两个月。我们在冰天雪地里行军,饿了就啃口干粮,渴了就抓把雪塞进嘴里,不少战友都冻伤了,可没人叫苦。最终,我们歼灭了黄维、黄百韬两大兵团,还俘获了60万敌军,淮海战役胜利的那一刻,全军上下都沸腾了,大家抱在一起哭,又笑着喊“胜利了”。
淮海战役后,我们转至河南攻打洛阳。同年下半年,再随部队去攻打开封。在开封杞县以东的阻击战中,一颗子弹击中了我,当时只觉得腿上一阵剧痛,眼前一黑就倒了下去。等我醒来时,已经躺在野战第九医院病房里了。出院后,我被任命为警卫连一排一班班长,跟着部队从河南进军安徽,解放安庆,又从安庆渡江南下,进军江西,10月参与解放南昌的战斗。巧的是,解放南昌后没多久,就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我们在南昌参加了庆祝活动,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听着大家高唱国歌,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终于迎来了新中国,再也不用受战乱之苦了!之后部队在南昌休整了20多天,那是我参军以来难得的轻松时光。
1952年,中央军委动员各大部队的老兵转业回乡,参与国家建设。同年5月,我离开了待了七年的部队,正式转业回乡,去搞土地改革,我当上了民兵大队长,每天负责丈量土地、分配田地。
1953年土改结束后,我成了片圩乡文艺工作负责人,组织大家唱歌、演戏,把党的政策、身边的好人好事编成节目,乡亲们都很喜欢看。1956年3月,我被任命为片圩乡党支部书记,这一当就是23年多。在任期间,我想着法儿地带领乡亲们搞生产、修水渠、种庄稼,就盼着大家能过上好日子。1979年12月,我调任周鹿公社建筑队队长,1981年10月又去了周鹿碗厂当厂长,直到1983年10月8日正式退休。
如今我已经98岁了,回想起这辈子,从17岁顶替别人当兵,到后来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跟着党南征北战,再到转业回乡参与地方建设,每一段经历都像电影桥段在回放。
我出身贫寒,是党和部队给了我新生,让我有机会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现在日子好了,党和政府还想着我们这些老兵,给我们发抚恤金、办医保社保,我很满足。这辈子,能跟着党走,能为国家的解放和建设出一份力,我不后悔!
(本文根据广西马山县林圩镇片圩村白鹤屯抗战老兵黄宝富口述撰写,作者:梁丽萍)
(来源:马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