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拉屯位于喀斯特岩溶高寒石山区,是马山县古零镇古零村的一个自然屯,全屯25户150多人,总面积3200亩。这里风景秀丽,却也地贫山荒,长期以来,弄拉人只能靠传统的农作方式生存,长期烧山造田、向山要地,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20世纪60年代,弄拉人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开始封山育林、保护植被,同时栽竹种果、移植中草药。经过不懈努力,弄拉于80年代后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山顶林、山腰竹、山脚果药、地上粮桑”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2008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弄拉经济能人李荣光带头组建了广西第一个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旅游。合作社采用能人投资运作,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山林量化入股,参与重大决策和实际运作。合作社以弄拉景区为主要经营范围,每年按所得利润以四六开的比例分成,村民获取六成,从2008年起便开始逐年领取合作社分发的补贴与分红。
“我是2011年回到村里的,以前在外打工一个月也就2000元左右的工资。现在在景区干活,不仅能照顾家里,而且工钱按1天100块算,再加上分红,日子过得好多了。”说起现在的好日子,苏柳艳笑得嘴都合不拢。跟苏柳艳一样,许多外出务工的弄拉人都返乡就业。吸引他们的便是弄拉的发展日新月异,合作社为弄拉人以及附近村民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
由于生态条件独特,弄拉景区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科普文明屯、国家级药材保护基地和自治区生态自然保护区,并凭借“天然氧吧”的美誉受到游客喜爱。2016年,弄拉景区开始了从乡村旅游景区到体育基地的转型,相继承办了4届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3届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在体育领域和慈善领域引发关注和好评,2017年被评为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广西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4A级景区。随着知名度不断提高,景区每年都能够稳步盈利,村民所获得的分红也水涨船高,从三五千涨到了一万多。弄拉屯如今的人均年收入将近2万元,是2008年人均收入的5倍多。2011年以来,合作社出资共为59名60岁以上的老人购买了养老保险,解决了老、弱群众的后顾之忧。
通过经营生态旅游景区,弄拉屯实现了从初级农耕到生态产业的转型,走上了保护生态环境、助推脱贫攻坚的路子,弄拉人成功治理石漠化形成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走出的“农户+公司”助农增收的好路子,被广泛称为“弄拉模式”。在2015年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中,弄拉屯建档立卡贫困户数为0,全屯在“弄拉模式”的主导下脱贫成功。2018年9月2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弄拉发展生态旅游实现脱贫致富的典型事例,“弄拉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