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近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农业农村频道晚间黄金时段连续播出,其中,2月25晚播出的第八集《再启新程》生动展现了我市马山县加方乡龙岗村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带领当地乡亲发展特色种养,摆脱贫困建设美好家园的事迹,在我市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卯足干劲,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再启新征程。
2月25日晚,马山县加方乡龙岗村组织群众集中收看了直播,看着专题片里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回忆起摆脱贫困的点滴历程,大家的心里感触良多。
龙岗村脱贫户 班神昭:看到了我们村从当初那个脏乱的小农村变成现在的示范点,我感觉到很开心。
驻龙岗村的扶贫专干 罗善友:特别是里面有龙岗村的先进事迹,让我感到非常地振奋和鼓舞,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工作,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再接再励,继续奋斗,继续带领龙岗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专题片中记录了村民蓝芬勤在扶贫干部的指导下申请补助的场景,如今,她通过在村里的扶贫车间上班,每月增收约3000元,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就能脱贫的梦想。
马山县加方乡龙岗村村民 蓝芬勤:以前(丈夫)一个人做工养我们三个人,觉得压力好大,现在都很好了,他赚他的,我赚我的,我觉得很幸福,我们一家人都觉得很幸福。
龙岗村地处大石山区,基础设施薄弱,人均耕地只有0.72亩,2015年精准识别贫困发生率高达44.25%,属于自治区深度贫困村。2017年12月,陆治江挂任龙岗村第一书记,通过多方筹资93万元,打造了全国首个集“扶贫车间、扶志超市、扶智课堂”于一体的“三扶”综合中心,“扶贫车间”先后引进广东、台湾企业,累计吸纳106名村民就业。
马山县东昇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覃小鸾:我们是计件(发)工资,技术工就是两千多到五千,今年我们大概要招到100个人,让附近的村民在家门口就有就业的机会。
为了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陆治江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村民发展肉牛养殖、种桑养蚕、旱藕种植等产业,当前全村生态肉牛日常存栏数达100头,全村有25户村民种植桑树120亩,养蚕户年均增收达1.5万元以上。
马山县加方乡龙岗村村民 韦圆圆:以前都是种玉米,没有这么好的,一年种玉米都不得几千块钱,现在我们家种了五六亩桑叶,然后我们一年可以养10批蚕,差不多(收入)2万块这样子。
针对龙岗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的问题,陆治江在村里建起了一个产业超市,将村里的农特产品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大大降低了电商物流成本,让山里的农特产品能够销往更远的地方。
马山县加方乡龙岗村第一书记 陆治江:我手中拿的这个航空食品是小青豆,这个是由我们村民种植出来的豌豆制成的,现在我们这款小青豆食品,已经覆盖了南宁每天飞出去80%的航班。
如今,龙岗村铺了水泥路,修了新学校,村民住进了新房,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增强。2019年,龙岗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17年的0元增至2020年的57.37万元,正在巩固脱贫成果、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马山县加方乡龙冈村第一书记 陆治江:接下来我们还是会咬定目标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来源:南宁新闻综合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