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三届驻村工作队六年接续努力 高山深处玉业村不再为水发愁

2022年12月08日

白山镇玉业村地处高山深处,喀斯特地貌象漏斗一样留不住地表水,用水困难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这一方村民。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三届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长达6年的接续努力下,白山镇玉业村攻克了用水的难题,供水保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村民的生产生活也因此更上了一层楼。

玉业村同上屯村民 韦成圩:今年干旱比往年来得快,前几年都是干旱一个月,今年是两三个月都干旱,但我们的用水没有受到影响,打井对我们农户有益,我们用水有保障了。

2021年6月,一股清泉从玉业村同下屯井眼喷涌而出,解决了当地80户300余名群众的吃水难问题,村民的饮水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时间退回6年前,“水在地下流,人在地上愁,一分庄稼地,九分黑石头”还是玉业村的真实写照。与很多石山地区类似,喀斯特地貌塑造了玉业的秀美山峦,却很难留住地表水。

脱贫攻坚以来,几届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都为“用水难”问题想了不少办法,靠着修建地头水柜储存山泉水,2019年玉业村基本解决了饮水难的问题,实现整村脱贫。但到了旱季,村民用水还得等政府送来。

2021年5月,受自治区档案馆指派,韩效东接过上任第一书记的接力棒,成为玉业村乡村振兴起点上的首位第一书记。村子底子薄,“强化供水保障”成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首要任务。

自治区档案馆派驻玉业村第一书记 韩效东:刚来报到的时候党支书和上一任第一书记就跟我说,玉业村最大的问题就是缺水,来了之后老百姓也是这么说,他们被困扰很多年了,我们驻村工作队下来就是为人民解决难题的,所以我就把这个当做我在玉业村要做成的第一件事。

从2016年起,玉业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曾先后5次聘请专业钻井队在6个不同位置进行勘探,但都无功而返。一次次失败的经历让村委干部多少有些灰心。

玉业村党总支部书记 罗德才:从2016年第一书记到我们村,每年后援单位区档案馆都有资金给我们打井,但是从2016年到2019年都找不对水源。

了解情况后,韩效东没有放弃打井的念头,他把过去的钻井勘探图梳理了一遍,又多次接送南宁的专家进村勘测。在与村委干部的共同商议下,大家决定采用专业勘测加土专家的办法,同时向县水利部门申请专项资金15万元,再试一试。

自治区档案馆派驻玉业村第一书记 韩效东:我站在几任第一书记的肩膀上继续做打井的事业,之前找的打井施工方都是正规的企业公司,他们就是按照一套正规的流程找水打井,这次党支书推荐了一个老师傅,听说是隔壁都安县的,因为都安县的缺水情况跟我们是差不多,他在都安县打了20多年的水,他说有没有水,他一探就知道。

终于,2021年6月,在经历了三次开凿无果后,同上屯的一处井眼传来了好消息。钻井机打到90米深的地方,清澈的水流喷涌而出。为了确保枯水期水源充足,井深延伸至120米,水质水量在枯水期经过检测优于标准水平。

今年秋季干旱少雨,200立方米的蓄水池抽取地下水源源不断,过去久旱缺水困扰的同上、同下、孝乐等屯如今不再为水发愁。充沛的井水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随之而来的还有玉业人发展产业的信心。

玉业村同上屯村民 韦成圩:我打算今年再扩大养殖,我们现在脱贫了,还要增加收入啊,不能拖国家后腿。

自治区档案馆派驻玉业村第一书记 韩效东:我们村一分耕地九分石头,这就限制了村里面的产业发展,我们要保证村里没有外出务工技能和体力的这部分人,让他们提高一些生活的幸福感。

如今,井眼周围还遗留着打井凿出的一墩墩岩块,那是六年来3届第一书记、驻村队员“为了水”执着追求的见证。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届又一届干部驻扎在玉业村,握紧接力棒,用行动实践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玉业村找水打井的经历恰恰证明,过去的每一次尝试经历的困难和失败,都是现如今成功最好的注脚。

(记者:蒙雪晓 程璐 通讯员:黄崇)

上篇:马山县:实施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专项计划 首批130名大学生到村服务
下篇:贵南高铁马山站站前广场项目多点联动掀起施工热潮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2-12/08/004290.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