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马山县:大石山区小车间拓宽群众就业新路子

2024年07月04日

马山县里当瑶族乡雅联村琴寒屯是一个被群山环绕在一个山洼地中的自然村,这里也是雅联村村委所在地,广西中巨科技有限公司雅联分公司坐落于此,而在该分公司的小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剥皮、穿线、注塑成型……一系列操作后,一条成品的网线顺利完工。

据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曾路介绍,雅联分公司于2023年12月挂牌运营,该公司充分利用村里闲置的雅联小学校舍作为生产车间,公司主要经营网线加工产业。目前,该车间已经吸纳了附近的35名村民就地就近就业,现在车间的工人人均一天可生产一万根网线,人均月增收在1千元至2千元不等。同时,车间还采用领线回家生产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拓宽了群众就业增收的渠道。

同样,在该乡龙琴村的生产车间内,20多名工人正在作业线上忙碌着,该车间于今年4月开始运营生产,目前吸纳了近30名附近群众在车间内稳定务工。“在村里就业既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一个月又能通过在车间上班赚到2千块左右的工资,这既增加了家庭收入,也减轻了家庭的负担。”该村村民最早一批在该车间务工的群众之一蓝翠柳告诉记者说。

为了让大石山区群众实现充分就业增收,里当瑶族乡党委、政府充分盘活乡里闲置校舍、村委用房等用于建设就业车间,帮助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持续助推乡村振兴。龙琴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家强介绍说,经过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牵线搭桥,村里建成了就业车间,持续带动了村里群众的就近就业增收,让来务工的群众月均增收1千元以上。

据广西中巨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公司已经在里当瑶族乡建设了7个就业小车间,共吸纳了220多名群众就近就业,其中脱贫人口占比达60%。大石山区小车间的建设,持续带动了群众就业增收,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原动力。

近年来,马山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就业帮扶模式,以盘活整合各村闲置校舍、村委用房以及搬迁点的公共用房等为手段,以建设就业帮扶车间为载体,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进一步发挥,让帮扶“小车间”成为了群众稳定就业的新路子。

据统计,目前马山县共有48家就业帮扶车间正常运营,共吸纳就业人数3544人,其中有1015名是脱贫劳动力,带动就业人口年人均工资收入不低于2万元。下一步,马山县将进一步推进就业帮扶车间建设和认定工作,对符合认定就业帮扶车间的企业给予认定及授牌,以此来带动就业帮扶车间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以产业“造血”打通群众就业增收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韦绍群 农会)

上篇:没有了
下篇:周鹿镇:制种玉米机械化作业 跑出农业现代化“加速度”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4-07/04/006588.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