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周鹿镇:制种玉米机械化作业 跑出农业现代化“加速度”

2024年07月04日

眼下,我县制种玉米陆续进入成熟期。周鹿镇坛沙村连片制种玉米基地,已经全面开启玉米采收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制种玉米田地间,到处是轰鸣的机器声,周鹿镇制种玉米首次进行机械化采收。

在坛沙村制种玉米基地,伴随着阵阵机器轰鸣声,收割机在地里来回穿梭,一排排玉米连秆带穗被卷入收割机中,不到20分钟的时间,一整块地的玉米就全部被收割完毕。机械化收割可以一次性完成玉米茎秆切割、摘穗等作业,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让农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收割模式。参与采收玉米的农民只需跟在机械后面,检查机械漏摘的玉米棒,之后就可以坐在大棚下剥皮、集穗。

基地负责人陆定焕告诉记者,这是该基地首次使用机械化进行制种玉米收割,共投入3台收割机采收制种玉米。“根据我们地形,预计是一台设备一天的采收量大概在60亩到80亩。”陆定焕说,由于阴雨天气不断,周鹿强村公司种植的800亩玉米制种基地,在3台机械收割机的助力下,预计只要15天左右就能完成收割工作。如果单靠人工采收,至少需要20多天才能完成800亩的采收工作。而且此时,黑皮冬瓜等农作物也同时上市,需要大量劳动力,机械化收割玉米正好可以解决了劳动力缺乏的问题。“用人工来采收每亩预计需要两个人,每天就是200块钱的务工费用,所以机械化采收可以解决劳动力的问题,能够降低大概40%左右的成本,又能提高工作效率。”陆定焕说,玉米制种基地除了采用机械收割,在犁地、起垄、盖膜等耕种环节也同样用机械来作业。

据了解,除了周鹿镇强村公司玉米制种基地采用机械化作业,古零、林圩、永州等基地也采用机械化助推玉米制种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机械化,解放了劳动力,提升了玉米制种生产效能,助力我县发展农业现代化跑出“加速度”。

(记者:黄慧玲 唐运鸿)

上篇:马山县:大石山区小车间拓宽群众就业新路子
下篇:马山县林圩镇:产业发展“三部曲”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分享到

© 2022 马山时讯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马山时讯
http://www.mashantv.com/content/2024-07/04/006589.html
马山时讯电子版